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资料下载>>正文
资料下载
资料下载
教学成果奖佐证材料
来源: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阅读: 日期:2023-09-01

附 件 目 录

成果名称:书证融通校企共育—1+X证书制度下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

推荐序号:001

附件目录:

1.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2.教学成果应用及效果证明材料

纸质版佐证材料

2.1 2021年度校级公司产品成果奖文件

2.2《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方案16

2.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4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获奖情况

2.5工程造价专业员工参加省级及以上大赛获奖情况

2.6 2019年度陕西高等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项目《基于“1+X”证书制度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结题验收文件

2.7工程造价专业员工参加1+X(BIM)证书考试成绩导出表

2.8成果应用推广证明

2.9校企合作协议

2.10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试点机构

2.11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陕西省选拔赛84

网络展示佐证材料

http:/info/1020/1678.htm

2.12《建筑构造》课程标准

2.13《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2.14 1+X(BIM)考核标准分析

2.15工程造价专业岗位能力分析

2.16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出版教材

2.17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发表论文情况

2.18 2019年度陕西高等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项目《基于“1+X”证书制度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1.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陕西省高等职业公司产品成果奖

成果报告

成果名称

书证融通校企共育

——1+X证书制度下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张琴、贾九荣、张新蕾、符惠萍

刘新安、张悦、孙拴虎

成果完成单位

永利集团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校级等级

一等奖

申报学校(盖章)

永利集团

申请时间

2021年11月12日

成果所属类别

教学建设

代码

4403

序号

001

陕西省教育厅制

《书证融通校企共育——1+X证书制度下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

一、成果背景

2015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2017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要求,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BIM成为“十三五”建筑业重点推广的5大信息技术之首。2017年,国家和地方加大BIM政策与标准落地。2019年4月,保障部正式发布BIM新职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简称《试点方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教育部门启动试点工作,建筑信息模型(BIM)等5个职业技能成为首批试点领域。公司积极申报,成为首批1+X(BIM)证书试点和考点院校。同年成功开设BIM专业,开启了书证融通、校企共建专业的专业建设。

二、成果形成过程

1.2014年学习和总结公司专业建设经验,开设工程造价专业,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路进行专业建设。

2.2015年与广联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探索和实践了“校企协同育人 共建实训基地”的专业建设思路。

3.2019年提出了“课证融通、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4.2019年联合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广联达、品茗股份、鲁班软件、三好软件等单位,形成“书证融通 校企共育”的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模式,完善并组织实施了“书证融通 校企共育”的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方案。


三、成果内容

1.率先提出了利用BCG矩阵重构专业课程的理论方法、搭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同心多元化”专业课程体系

以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基本理论为基础,借鉴管理学中的波士顿矩阵模型,提出利用BCG矩阵模型重构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方法。在工程造价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等级证书考试大纲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占比和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度两个维度,利用波士顿矩阵分析工程造价专业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从理论层面给出了重构课程体系的方法,为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重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公司工程造价专业得以应用。如图1所示。

图1 BCG矩阵模型

深化贯彻学校“九维育人”模式,充分发挥爱国、文化、 管理、课堂、实践、读书、体育、美育、劳动等方面的育人功能,通过对员工就业岗位的充分调研,梳理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初始职业岗位和发展岗位,细化岗位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深入研究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综合教学专家、企业一线专家共同论证,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形成以“九维育人”为核心的同心多元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2同心多元化课程体系

按员工能力目标认知和能力发展规律分为“核心层--基础层--专项层--拓展层”四个层级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核心层以“九维育人”为任务,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层以宽基础活模块为目标,注重职业基本能力的认知与实践;专项综合层以具体工作岗位任务为导向,注重职业专项核心能力和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拓展层以多元化发展为指引,注重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标要求与员工个性化发展课程的融合,培养员工的职业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员工的全面充分就业。

2.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证融通、校企共育”的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模式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将学历证书教育体系下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专业建设思路转变为学历证书和职业等级证书衔接、融通的建设思路,形成独具特色的“书证融通、校企共育”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模式。

宏观上,在国家推出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国家出台制度、政策和标准,政府(证书)和企业间紧紧围绕行业前沿,管大局、控方向,步调一致,确保专业发展方向;学校和企业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校企共育建设方式;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发布的1+X证书制度,采取书证融通的建设思路,将职业等级证书的技能和知识目标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书证融通、校企共育”的建设思路,如图3所示。

图3专业建设思路示意图

图4 “书证融通、校企共育”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模式

如图4所示,微观上,一方面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培训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技能考核与课程考试统筹评价,促进学校将新技、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增强学校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和就业市场新需求,不断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形成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理、实、训、赛、岗、证”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理实一体化、课证融通、赛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实践基础上,工程造价专业逐渐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理”、“实”、“训”、“赛”、“证”、“岗”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5所示。

图5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理实”: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等理论课学习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员工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学习兴趣,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训”:在专项综合能力课程中采取专项训练教学模式,专项综合能力训练是针对岗位任务具体开展,通过综合实训、跟岗实训、大作业、下企业锻炼、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实施,在训练中加深员工对于岗位技能和学习目标的理解,强化专项技能,同时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情怀,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赛”:在员工对于自己的职业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后,要求员工全员参加校赛,鼓励员工参加行业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再择优选拔参加省赛、国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赛教融合的效果,检验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证”: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利器和手段,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新兴技术具有巨大潜力,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融入1+X(BIM)证书考证是必然选择。学校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融入1+X(BIM)证书考证环节促进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岗”:通过员工下企业参观、订单式培养、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承接工程任务等环节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缩短学校员工知识技能水平与企业用人需求的距离,促进员工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六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通过这六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实现培养真正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

四、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方法

1.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

(1)1+X(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课程缺乏有效融合;

(2)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产业升级需要,缺乏有效的、可操作的专业建设模式;

(3)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1+X证书制度下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

2.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利用BCG矩阵解决证书、岗位、课程三者有效融合问题

为落实1+X证书制度,增强工程造价专业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科学构建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在分析工程造价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等级证书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利用BCG矩阵理论,按照工程造价专业就业岗位占比和1+X(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度两个维度重构专业课程。通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X”证书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通,“X”证书培训过程与专业教学过程一体化设计,“X”职业技能考核与专业课程考试同步化进行,“1”与“X”相互转换。构建了以“九维育人”为核心的同心多元化专业课程体系,细化岗位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深入研究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按照“核心-基础-专项-拓展”的思路,解决了将1+X(BIM)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岗位能力要求和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问题。

(2)围绕产业升级,创新专业建设模式

建筑信息化的发展理念已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新目标和新任务,而BIM技术是推动建筑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技术。为紧跟产业升级,满足转型升级对BIM人才的需求,落实校企深度融合任务。按照学历证书和职业等级证书两种证书相互衔接和相互融通的建设思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X(BIM)证书制度下的“书证融通、校企共育”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模式,可以紧跟产业升级需要,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解决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升级需要,缺乏行之有效的专业建设模式问题。

(3)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理、实、训、赛、岗、证”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在1+X证书制度下实施人才培养,需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历证书是人才培养基本要求,需要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来实现;技能等级证书是人才培养特色要求,需要通过考取证书来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项实训、岗位训练来实现;人才培养的好坏需要通过比赛来检验。传统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需求多样化需求,需要将人才培养聚焦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需要全方位、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理、实、训、赛、岗、证”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1+X证书制度下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的问题,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且具有自身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五、成果的创新点

(1)转变思路,创新理论,率先提出BCG矩阵理论重构专业课程,创建“同心多元化”专业课程体系

提出利用BCG管理矩阵重构专业课程理论,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相关度及毕业生就业岗位占比两个维度解析工程造价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创新解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岗位需求、考证要求间的矛盾,提升了学院对课程建设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协调学历证书-职业等级证书-岗位需求三方关系。按照员工认知和能力发展规律分为“核心层--基础层--专项层--拓展层”四个层级,创新性形成以“九维育人”为核心的同心多元化专业课程体系。在打造专业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避免了专业课程范围过于狭窄所造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欠缺,从而为1+X“书证融通”和“校企共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2)归纳总结、创新思路,形成“书证融通,校企共育”的专业建设模式

“书证融通,校企共育”的专业建设模式,在国家1+X证书推行的宏观背景下,遵循学历证书教育主线,强化拓展X个职业技能,依据“以员工为本,生生皆可成才”的育人理念,突出书证融通、校企共育;依托工程造价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聚焦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将企业需求和技术人才紧缺领域中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创新性贯穿到公司专业建设方案中。校企教师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构建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的赋能应用型专业建设模式。

(3)理实印证,创新方法,形成“理实训赛证岗”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集成理实一体化、课证融通、赛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理、实、训、赛、证、岗”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融合、技能竞赛与教学质量共促、职业证书与工作岗位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为进一步打造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人才培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六、成果推广情况

(1)校内推广

2019年来,学校在1+X(工程造价)、1+X(建筑工程识图)、1+X(建筑工程识图)、1+X(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证书试点专业建设中采用“BCG矩阵重构专业课程”理论方法重构课程体系,将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模式推广应用到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6个专业。

(2)校外推广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模式及“BCG矩阵重构专业课程”的理论方法先后被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等同类院校运用在专业建设和专业课程重构上。成果共同完成单位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知名企业品茗安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会议、网络平台等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将“BCG矩阵重构专业课程”的理论和“书证融通 校企共育”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模式向国内外其他院校进行了推广。

(3)应用效果

1)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近两年,工程造价专业480余员工在专业建设中受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就业率从82.1%提高至99.65%,专业对口率从81%提高至91%,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从85%提高至97%,形成工程造价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员工获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25项。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提高了8%。涌现出马国荣、丁亚楠、高朵等多名优秀毕业生,毕业两年的马国荣已成为陕西建工集团第五公司BIM岗位骨干,毕业一年的丁亚楠已成为中信恒泰建筑安装有限公司BIM中心负责人,成为了学校工程造价专业名片。

表1人才培养质量对比表

2)教师教科研学水平提高

近两年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和指导员工参加省级技能大赛获奖33项,双师型教师比例由50%增至90%。主持、参与校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9项。其中,2019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指导员工参加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获团体一等奖,2019、2020年指导员工参加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BIM赛项获二等奖,2021年指导员工参加第四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陕西选拔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表2 本专业教师部分获奖

表3 本专业教师指导员工部分获奖

3)学校声誉提高

成果实践以来,学校申请成为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试点机构,累计培训2327人次;承办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陕西省(员工组)选拔赛,全省28余所本、专科院校的265名同学参加大赛;多名教师入选“陕西省建设教育协会BM团队库”、“陕西省财政厅评标专家库”和“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团队库”;工程造价专业招生人数年增涨率25%。学校声誉明显提升。

2.教学成果应用及效果证明材料

纸质版佐证材料

2.1 2021年度校级公司产品成果奖文件

2.2《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方案

《工程造价》专业

建设方案

二级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执 笔 人: 符惠萍

审 核 人: 贾九荣

制订日期: 2016年7月

修订日期: 2019年5月

永利集团 制

二〇一九年五月


一、基本信息

表1 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

工程造价

专业代码

540502

专业所属大类

土木建筑大类

专业所属二级类

建设工程管理类

专业设置时间

2014年9月

修业年限

3年

专业特点

þ产业支撑型 □人才紧缺型 □特色引领型

□国际合作型 □其他 。

是否跨省招生

þ是□否

所属院系

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带头人(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符惠萍

性别

出生年月

1973年3月

学位

工程硕士

学历

本科

所学专业

土木工程

毕业院校

西安石油大学

职称

工程师

职务

系主任

联系电话

15191714783

电子邮箱

838524262@qq.com

表2 专业建设团队名单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1

贾九荣

永利集团

副教授/二级学院经理

2

卢彦峰

永利集团

副教授/系主任

3

符惠萍

永利集团

工程师/系主任

4

李 鑫

永利集团

助教

5

张新蕾

永利集团

助教

6

阎玉菡

永利集团

助教

7

张 悦

永利集团

助教

8

刘新安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9

姜 攀

宝鸡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师

10

陈丽萍

陕西建工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师

11

杨彩丽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讲师

12

刘洪征

品茗安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讲师

二、建设基础

(一)行业背景基础

近二十年间,中国建筑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12497.6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7734.00亿元,首次越过10万亿大关,后面这几年,增幅也基本维持在每年20%以上。房地产及“铁公基”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短期内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威力,并将贯穿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每一个阶段,因此,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仍将大有可为,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行业本身仍需在发展进程中不断自我完善与提升。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腾飞,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起,有着丰富的本地资源及人脉与政策资源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迅速,其业务类型逐渐完善,工程勘察设计能力提升较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拥有的80--100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中,只有1/3左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很多的工程造价人员知识面单一,缺乏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习惯于定额加取费的计价模式,过分依赖政府的指令性文件,企业定额观念淡漠,不能有效的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信息管理,不能更好的推动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发展。

所以,受过专业教育的工程造价工程技术人员在我国的建筑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也是水涨船高。

本专业结合市场需求,按照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于2014年开设。自创办伊始,坚持背靠行业,面向企业,依托行业和企业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从专业论证、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等方面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有效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提供行业保障。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工程造价知识,具备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文件的编制工作及项目成本控制、招投标、资料管理和统计等能力,具有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学习、查阅规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适应各种岗位的能力(方法能力培养目标),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协调沟通方面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目标),适应建筑、房地产、项目管理公司等建设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专业现状

1.专业现状数据表

表3 专业现状数据表

1.人才招聘情况

2016-2017学年

2017-2018学年

2018-2019学年

新生报到人数(人)

75

79

88

新生报到率(%)

95%

95%

95%

毕业人数(人)

未毕业

未毕业

未毕业

就业率(%)




就业对口率(%)




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元)




2.在校生情况1

在校生总数

高招生员

(含“3+2”)

中职生源

(含“3+3”)

注册入学

人数(人)

242

0

12

230

是否有协同育人陪养(包括订单班、现代学徒制)

0(人)


3.专业教师情况2

专业教师数3

11

双师比例(50%)

硕士及以上比例(82%)

高级职称比例(27%)

专业教师数/课时数4

11/3562

企业兼职授课教师数/课时数5

3/1230

4.专业课程教学情况9

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10的比例(%)

35.88%

专业课程教学总学时数:

3562

校内实践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38.12%

校外实践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0

生产性实训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25.99%

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员工占毕业生总数比例(%)

88%

其余员工参加专升本学习

5.校内实践教学条件11

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339

现有实训仪器设备(台/套)

505套

其中大型实训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130万

其中大众实训仪器设备12(台/套)

6套

生均校内实践工位数(工位/生)13

1工位/生

6.科研与社会服务17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万元)

30

技术交易到款额(万元)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万元)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万元)


专利获取数(件)

1

公益性服务(人/天)

400人/天

注:

1.该栏目统计填报本方案时的数据。

2.该栏目统计填表本方案时的数据。

3.指担任本专业专业课或专业实践课教学的专任教师,且一名教师只能计入其主要服务的一个专业,不得重复计算。

4—8.统计2016-2019学年数据,其中8指其他高校等非企业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学的人数及授课学时数。

9.该栏目统计2018-2019学年数据。

10.此处所指的教学总学时是专业课教学总学时,不含公共基础课,下同。

11.该栏目统计填报本方案时的数据。

12.指单价≥5万元的一起设备。

13.指实践教学工位总数(个)/本专业在校生总数(生)。

14.指企业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

15.仅指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如上述校企合作形式的企业。

16.项目类型指企业奖助学金、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等。

17.统计近三年数据的和。

2.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注重人才自身能力培养是该专业的办学宗旨。历届毕业生在企业通过较短时间的训练很快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而且工作态度认真踏实,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并表示希望今后更多的输送优秀毕业生。

该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率82.1%、专业对口率81%,就业企业对毕业生职业技能满意度达到85%。

3. 教学过程管理科学严谨

为保障整个教学过程正常有序的进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第一,健全的教学管理机构:完善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院系两级的教学管理机构,且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建立了教研室;第二,完善了基于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资料归集评价体系;第三,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制订了较完善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第四,严格的课程考核制度,积极改革考核的内容和方法,着重检查员工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

4.专业建设现有成果

表4 专业建设成果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第一主持人

级别

颁发机构

获取年份

1

“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为例

卢彦峰

校级

永利集团

2018.6

2

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状态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

贾九荣

校级

永利集团

2018.6

3

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状态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

贾九荣

省级

陕西省

教育厅

2018.9

4

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BIM)赛项

符惠萍

省级二等奖

陕西省教育厅

2018.4

5

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

张新蕾

省级一等奖

陕西省教育厅

2019.3

6

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土工试验检测技能赛项

阎玉菡

省级二等奖

陕西省教育厅

2019.3

(四)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该专业设有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与此同时还可在公司其他相关专业实训基地完成相应实践教学环节。

1.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表5 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

实训能力点

现有基础

备注

手工算量

实训室

1.掌握应用软件编制工程概(预)算的方法和技能,熟练编制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土建、装饰、安装、修缮工程预算;

2.熟练掌握应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工程造价的方法。

实训电脑66台

配套桌椅66套

高配教师机1台

教学管理软件1套

造价管理软件66节点

投影仪含幕布1套

大功率空调2台

音响设备1套

交换机及配套1组

校内

建筑模型

实训室

认识建筑结构模型包括各种基础、梁、板、柱,墙的模型

了解各种建筑构件的功能、位置、大体做法;

建立空间想象力

各种建筑模型500余件

校内

测量实训室

水准测量,地形测量

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座标测量、

图纸放样;

水准仪50套,经纬仪30套,全站仪30套

校内

项目管理

实训中心

施工组织模拟训练,

施工方案优选训练,

生产管理模拟训练,

财务管理模拟训练,

团队精神与沟通技能训练;

项目管理沙盘6套

校内

建筑模型

实训室

认识建筑结构模型包括各种基础、梁、板、柱,墙的模型;

了解各种建筑构件的功能、位置、大体做法;

建立空间想象力;

各种建筑模型500余件

校内

BIM实训中心

利用广联达算量软件计算土建工程量和钢筋工程量;

利用广联达计价软件进行组价,费用计取,得出工程造价,导出报表;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筑模型和管线安装模型创建;

利用BIM5D软件进行成本、进度等文件整合,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

算量、计价、及BIM类软件共8种,每种软件均为46节点

校内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表6 校外实训基地

广联达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掌握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计算土建工程量的方法;

掌握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计算钢筋工程量的方法;

掌握广联达计价软件对工程量进行清单编制、组价、费用计取形成造价文件的方法;

掌握广联达安装算量软件进行安装工程算量和计价的方法。

已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校外

(五)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分析

1.工程造价行业发展

建筑行业无论是行大型国企建筑单位还是私企民营中小建筑企业单位,都离不开工程造价人员,小到投标报价、造价咨询、造价控制,大到建筑施工项目的盈利能力,都需要工程造价人员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现在建筑市场活跃,新农村建设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社会保障住房的建设等等,建筑施工项目(楼盘)逐年增加,使我国工程造价人才需求量年年递增。根据官方权威机构调查,目前全国预计造价工程师需求在100万人以上,由于考试要求严格,资质审查细密,迄今全国已取得住建部颁发的注册造价工程团队格证的有15万余人,造价工程师数量远远不够市场需求,目前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于同时掌握BIM技术的造价人员市场缺口更大。

2.工程造价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分析,工程造价行业人才需求呈以下趋势:

1)工程造价行业人才需求的增加主要集中建筑行业里的私企中小企业;

2)对工程造价人员软件操作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3)对于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针对以上特点,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

调查的毕业生选取公司2019届造价专业毕业员工。就业的行业类型及就业职位统计情况如下:

表7就业情况统计

类别

国家公职

单位

国企央企

中小私企

小型事务所

工程造价咨询公司

其他

人数

8

10

60

24

46

16

占比

4.9%

6.1%

36.6%

14.6%

28%

4.9%

通过毕业生就业调查来分析,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并且多从事具体的概预算算量工作。

3.工程造价职业能力分析及1+X(BIM)证书考试大纲分析

承担工作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主要就业单位分为8 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第二个类型是建筑施工企业(乙方);第三个类型是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第四个类型是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第五个类型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第六个类型是设计院;第七个类型是工程造价审计事务所;第八个类型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甲方)。

1+X(BIM)证书考试大纲中,初级证书要求员工掌握基本的建筑建模技能以及对模型进行标记、注释成果输出等技能,而中级要求员工除熟练初级证书的技能外,还要掌握模型维护、数据碰撞,数据检查以及利用管理软件进行可视化沟通、现场管理等技能。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学中将以上技能融入专业课课堂。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中需要改进的方向,展开问卷调查。

问卷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人才培养目标;第二个部分是课程体系;第三个部分是团队队伍;第四个部分是教学方法及其手段;第五个部分是员工能力。

问卷一是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二是针对高职院校的。

表8相关单位调查结果分析

问题

选项

占比

工程造价专业准毕业生和毕业生主要在贵单位从事的工作是:

A. 预算员

54%

B. 造价员

28%

C. 工程造价师

14%

D. 项目经理

2%

E. 其他

2%

贵单位希望和高职院校一起培养的人才是

A.专业素质过硬的

30%

B.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强的

52%

C.综合素质高的

13%

D.其他

5%

您认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教育(课程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技能掌握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是:

A. 十分适应

24%

B. 比较适应

30%

C. 一般

38%

D. 不怎么适应

8%

E. 根本不适应

0

您认为高职院校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设计应进行的改良是(不定项选择,不超过3 项):

A. 理论学习要加强

10%

B. 实践学习要加强

30%

C. 职业素质要加强

35%

D. 交际能力要加强

25%

对相关用人单位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其一,工程造价用人单位需要并且有一定的诉求、动机、愿望和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其二,工程造价用人单位更重视员工的整体素质,对其专业理论、技能等的要求也比较高。其三,工程造价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实习关心度、重视度不够,导致员工的实习效果有待提高。其四,工程造价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比较滞后,无法适应企业的高速发展。其五,工程造价用人单位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扶持情况。

表9高职院校调查结果分析

问题

选项

占比

贵学院和相关单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是(不定项选择题):

A.订单模式

60%

B.顶岗实习模式

100%

C.工学交替模式

35%

D.项目驱动模式

20%

E. 其他

0

贵学院工程造价专业采取工学结合的时间一般是:

A. 一年

20%

B. 两年

30%

C. 三年

50%

贵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周期是:

A. 二学年

80%

B. 一学年

20%

C. 不定期

0

D.不太清楚

0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相关单位的参与情况是:

A. 十分高,全程参与

10%

B. 比较高,参与一部分

30%

C. 一般,单位只是参与调研

30%

D. 不怎么高,单位只是派专家咨询

30%

E. 未参与

0

贵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是:

A. 1:1

60%

B. 小于 1:1

20%

C. 大于 1:1

20%

贵学院工程造价专业近三年参与课程改

革的课程数量是:

A. 一至三门

10%

B. 三至六门

30%

C. 六至九门

40%

D. 九门以上

20%

E. 无

0

贵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方法及其手

段主要是(不定项选择):

A. 项目教学法

30%

B. 教学做一体化

40%

C. 课堂讲授法

100%

D. 情境教学法

10%

E. 案例分析法

95%

F.讨论法

10%

G.体验学习法

5%

H.其他

5%

贵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教师一年内到相关

单位实习的时间是:

A. 一至三个月

40%

B. 三至六个月

30%

C. 六至九个月

0

D. 九至十二个月

0

E. 从无

30%

贵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近一年参加专

业继续教育或培训的人数是:

A. 1 个

20%

B. 2 个

40%

C. 3 个

20%

D. 3 个以上

10%

E. 从无

10%

通过对职业能力分析,对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一,高职院校基本上采取了工学结合模式,但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模式的认识度比较低,相关单位的参与积极性比较低。其二,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但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部分相脱节。其三,许多高职院校进行了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改革,但改革力度比较弱,当前仍然是课堂讲授理论为主。其四,许多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团队队伍的建设力度比较小,学院对此的重视度也比较低。

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和准毕业生的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一,员工对实习不够满意,对所学的工程造价专业缺少信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是学校对实习不够关心;二是单位对实习生比较忽视。其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训条件比较差,大部分课时用于讲授理论知识。其三,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缺少“双师型”教师,即很多教师缺少工作第一线的经验和操作能力。其四,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大多脱节于市场实际。

通过对1+X(BIM)证书大纲分析,1+X(BIM)证书考试方面需增加技能模型的标识部分,模型的维护以及模型整合后进行管理的能力等技能。课程则需在《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课程中融入更多的BIM考证方面的内容,同时将BIM实训课程内容更偏重于考证内容。

三、建设目标

(一)建设思路

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行业人才需求,整合社会资源,凸显专业特色走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差异化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工作中心,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入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从事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文件的编制工作及项目成本控制、招投标、资料管理、统计和管理等方面才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持续发展力,增强社会服务力,彰显专业特色吸引力。通过三年建设,把工程造价专业建成为院级一流专业。

具体思路为:

1.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方向,创新具有“书证融通、校企共育”特色的专业建设模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确定专业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员工特点,形成“理实训赛证岗”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员工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进一步培育专业文化氛围,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

2.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模块、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遵循公司产品规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市场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加强和培养从事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文件的编制工作及项目成本控制、招投标、资料管理、统计和管理等方面才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灵活柔性的培养模式,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3.在团队队伍建设上,坚持“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的方针。以团队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坚持“提高学历层次”和“充实双师型队伍”的培养原则,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促进教团队源的结构优化和合理配置;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以提高教学水平为主导,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和内部培养等形式,不断完善引才、留才、用才的良好工作机制,结合专业改革,进一步加强团队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及省级培训;充分利用寒暑假,将骨干教师及年轻教师输送到高一级院校深造或到校外实习基地下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操作技能水平。

4.在教学改革上,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促进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实施体验式、项目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运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的手段,以案例作为实习实训项目,给员工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提高员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专业实践条件建设上,完善实习实训软硬件设施,在原有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增加硬件设施,升级造价和算量软件,加大造价软件以及BIM软件的投入。使之符合高技能人才训练要求和1+X证书考证的要求。同时建立较稳定的员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二)总体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书证融通、校企政协同育人模式为指导,打造同心多元化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理实训赛证岗”六位一体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把员工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工程造价,建筑技术,成本管理,合管管理等职业群,能够从事造价、概预算、成本核算,招投标,合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具体目标

1.形成“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员工毕业后能够尽快上岗,深入一线,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依托行业社会化开放办学,吸收行业、企业单位参与到办学中来。聘请行业内专家做该专业群的兼职教师,从事相关教学工作,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根据行业调研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创新“书证融通 校企共育”专业建设模式,使得员工就业岗位更加明确,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标准,使整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对接。

在课堂理论教学之余,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安排不少于四周的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第四第五学期安排与岗位核心技能相关的实训课程每学期不少于四周。在实训课期间,以一个建筑实例进行造价实训。从图形算量、钢筋算量和计价软件以及手工算量相结合,并模拟甲乙双方对量,使员工熟练掌握实际工作中造价的程序、方法以及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书证融通方面,增加BIM课程与工程造价相关专业课程的融通。每学期举行1+X(BIM)证书的培训与考试。最终达到“理实训赛证岗”六位一体培养模式。具体见图1。

图1 “理实训赛证岗”人才培养模式

2.团队队伍建设

打造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专业带头人引领,骨干教师中坚,青年教师后备,兼职教师重用的优秀教学团队运行模式。加大对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实施的能力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安排专业课老师九名,专业核心课安排有丰富造价经验及理论知识的企业造价人员来任教。

集团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各有优势,企业教师实践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欠缺,而学院教师则是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在安排日常工作和教学任务时,要注意发挥各自长处,学院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理论水平,企业一线人员到学院给员工讲授实际的工作内容,这样才能达到双赢,是学校和企业的取长补短,同时让教学团队能够提高整体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从而达到100%专业课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结对互学。

校内教师的理论水平较好,但实践能力稍弱,积极为老师提供挂职锻炼和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机会,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更多的吸纳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从而加强团队的技术实力。

3.课程建设

(1)构建“同心多元化”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架构、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与1+X(BIM)证书对接。

深入研究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综合教学专家、企业一线专家共同论证,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同心多元化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员工能力目标认知和能力发展规律分为“基本能力--专项综合能力--拓展能力”三个层级来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基础层注重职业基本能力的认知与实践,专项综合层注重职业专项核心能力和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拓展层注重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标要求与员工个性化发展课程的融合,培养员工的职业可迁移能力。

图2 同心多元化课程体系

实行核心课程模块化教学:根据专业性质,将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分为“土建工程造价”、“装饰工程造价”二大模块。根据员工的兴趣及用人需求有重点的培养员工向不同方向发展。

强化顶岗实习:建立满足顶岗实习要求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立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团队队伍;根据对员工实习的要求和实训基地具体情况的了解,事先落实顶岗实习的工作任务,确保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率达100%;通过自评、专兼职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顶岗实习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推行“1+X”证书制度,将“1+X”证书考试内容已经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加大毕业生的就业机率。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先进教学手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聘请企业参与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及实践教学模块按照企业要求设置;专业教学课程采用模块化且与1+X(BIM)证书考证内容结合。

课程体系基本框架: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基本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提取出典型工作任务,形成岗位主要课程。课程教学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主动运用先进教学手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融“理实训赛证岗”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和配套的教学模式,占教学量90%以上;各专业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均聘请企业参与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及实践教学模块100%是按照企业要求设置的;部分实训教学课程采用模块化且与职业技术等级鉴定结合。

(2)基于工作岗位强化技能体系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技能为中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3)基于职业标准的课程标准制定

把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和重点难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融“理实训赛证岗”为一体的教学改革,强化员工能力的培养。

(4)基于任务驱动的教材建设

为确保专业培养计划的落实,在教材选用上首选教育部高职高专的统编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以及银领工程教材;部分职业技术课和技能训练课类,采用国家资格认证考试培训教材以及天津市建委组织编写的岗位资格培训教材;部分就业岗位训练等课程,采用工程系列软件和自编教材。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全面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根据工程造价岗位群的要求和特点,将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解和整合,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将实际的工程项目引入日常教学,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法。

4.条件建设

结合市场和专业课程教学需求,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在现有项目管理中心、手工算量室的基础上,筹备建设工程造价校内实训基地,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结构,使实训基地的数量和类型符合专业教学要求。继续扩大和深化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建工集团的合作,保证100%的员工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时间。同时与实训基地相关企业共同制定完善的员工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与顶岗岗位密切联系的考核办法。

建设期内将“1+X”证书与行业新技术、新工艺联系紧密,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时应紧密结合现代建筑产业,对接新技术发展,整合资源升级。校企共建虚实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如新建BIM实训中心,应达到资源共享,集“理论学习、课内实践、集中培训、技能比赛、证书考试、岗位实习”为一体,为在校生取得“1+X”(BIM)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企业员工技术技能水平提升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修订课程标准,建成三级资源库: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专题级资源。教材建设与岗位职业能力考核及“1+X”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相结合,按照新融入的X证书内容,校企合作开发配套的新形态“互联网+”教材。

5.科研与社会服务

鼓励专业课老师申报和参与省级和院级科研课题,通过专业培训、企业实践、学术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产教融合机制,增强与企业的合作,合作开发优质课程及创新项目,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6.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

从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加强与国内外学校、教育机构、企业的合作交流,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教师互派、员工互换、学分互认等,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认证,探索办学标准、课程标准与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7.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评价

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员工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专业建设评价流程,形成全面系统的制度和规定,实现专业建设的反馈控制。

四、建设任务与举措

(一)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与修订

工程造价专业主要为建设行业培养适应从事工程计价与造价控制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专业成立多年来,不间断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有利于员工职业能力形成与素质培养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理论课学习的过程中,穿插实践环节。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每学期安排四周的集中实训,针对本学期课程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巩固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在第五学期安排八周的毕业设计,让员工对于自己前面四学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一个综合的训练。

在对员工进行“理、实、训、赛”的过程中,加入考证内容。即员工在毕业时不但拿到了毕业证,而且有一本能证明自身专业技能的证书。因为BIM技术是建筑业的新兴技术,潜力巨大,与工程造价专业联系紧密,公司工程造价专业将该证书选为本专业员工必考的证书,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BIM证书考试的内容,同时,每学期必须安排业余时间对员工进行考证内容的培训,同时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证书的考试。

毕业设计完成后,根据毕业设计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安排六周相应的跟岗实习内容,进一步巩固员工的岗位技能。在跟岗实习后直至第六学期毕业,让员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老师和学校老师共同负责员工的顶岗实习期间的岗位技能指导,以全面提高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最终达到“理实训赛证岗”六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企业需求为宗旨、以员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员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合格人才”。它强调的是对员工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途经,依托行业和企业优势,把“用户的需要”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以建设一线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需要为依据,使学校教育贴近生产、贴近企业、贴近社会,使员工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缩短适应期,尽快适应建筑安装企业对造价技术及管理人才的需要。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利于员工在“顶岗实习”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真实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促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同时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员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企业的需求完全吻合,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零距离对接。

具体做法:

1、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项目、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建筑工程预算与清单报价》等核心专业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安排员工相应的工程项目预算任务,让员工独立获取信息、独立计划、独立决策、独立实施、独立检查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员工分组操作并行,员工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建筑构造与识图》等偏重于认知类的专业基础课采用图纸项目驱动教学法,施工图识读训练随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教师提前发放施工图,员工提前预习,教师结合理论教学内容组织讨论,并选择重点进行讲解。施工图为真实工程施工图。这种教学方法把员工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探索精神,促其独立思考、团结。

2、教师关注行业发展,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累工程案例、录制典型工程的施工工艺。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都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于软件类操作性强的课程,充分运用系机房资源,到机房上课,为员工提供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就开展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边讲解边指导员工的操作过程,将理论充分及时的运用到实践中。对于与施工现场有关的课程尽量将课堂扩展到施工工地。当现场不具备条件时,为员工播放现场施工录像,展示重大工程项目以及事故案例,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培养了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团队队伍建设

要做到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树立品牌,关键是要培养一支适应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师型”团队队伍。拟打算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一 步提高团队素质:

1.重视教师专业岗位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国家资格考试,并取得各类合格证书,如:注册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造价师、监理师、建造师等执业资格。

2.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广大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和学科研究。

3.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建筑企事业参加生产实践。

4.实行对教师在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教学之间进行“轮岗”,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使他们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

5.建立名师(名专家)工作室。鼓励教师在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教学方法类,专业知识类、软硬件操作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等各类文章,以达到教师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6.引进校外行业专家。逐年加大“师傅”的比例,从行企业聘请的更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员工的师傅,使兼职教师数量达到40%以上。

(三)课程建设

按照员工能力目标认知和能力发展规律分为“核心层--基础层--专项层--拓展层”四个层级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核心层以“九维育人”为任务,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层以宽基础活模块为目标,注重职业基本能力的认知与实践;专项综合层以具体工作岗位任务为导向,注重职业专项核心能力和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拓展层以多元化发展为指引,注重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标要求与员工个性化发展课程的融合,培养员工的职业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员工的全面充分就业;开展了国家建设行业相关技术、规范和规程标准的宣贯工作,并依据相应的建筑行业新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适时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员工职业专业能力;完善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融职业岗位的要求于教学过程之中。从1+X证书制度推行以来,在课程中融通BIM证书考试内容,鼓励员工考取1+X证书,毕业时不但拿到毕业让,同时也拿到一个1+X的技能等级证书,贯彻书证融通的“双证书”制度。

(四)条件建设

1.教学经费投入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经费每年投入达50万元,生均投入2200元,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在团队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较上年均有大幅度的增加。

2.教学设备

工程造价专业拥有算量和计价软件实训、建筑构造仿真模拟实训、CAD实训、BIM实训,项目管理实训等8个实训项目,工位数可满足200余人同时实训。设备价值339万元。

表10工程造价专教学设备一览表

名称

数量

设备价值(万元)

手工算量室

1

12

计算机房摸拟仿真软件

1

8.5

计算机房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

46套

85

计算机房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

计算机房广联达安装算量软件

计算机房广联达计价软件

BIM5D软件

46套

36.8

BIM场布软年

46套

18.4

BIM安装算量软年

46套

40

项目管理实训中心

1

130

建筑模型实训室

1套

8.5

总计


339.2

(五)科研与技术服务

科研方面:

1.科研工作理念:服务、指导、管理。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并制定学校科研三年规划,包含以下内容:

(1) 学校教育科研现状分析;

(2) 实施教育科研发展规划的基本条件;

(3) 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思想;

(4) 教育科研工作目标;

(5) 教育科研工作原则;

(6) 教育科研工作主要任务;

(7)教育科研发展的主要举措。

2.制订每学期的学校科研工作计划

根据区科研工作安排和学校科研三年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设计和实施学期科研工作计划,工作目标明确、制度措施到位、检查评价落实。

3. 定期反思和总结

(1)每月梳理工作计划。

(2)每学期撰写工作总结,在反思的基础上总结得失,提出建议和思考。

(3)每年将学校科研工作进展情况与三年规划制订的目标进行对比,抓达成度。

(4)每年的课题立项、研究、结题情况要进行梳理和汇总。

(5)每年要对学校、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梳理和汇总。如取得的荣誉;市、区科研成果评奖情况;市、区刊物上发表的科研论文、总结情况等。

技术服务方面:

拟依托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的先进设备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探索开展对外技术服务管理模式。利用专业教师的专业及技术优势,对外开展八大员培训、建筑工程咨询、造价、工程测量等技术服务。

(六)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与合作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依托现有教学实训设施,利用有限资源,合理化进行规划,改善现有实验实训条件,突出重点,建设工程造价校内实训基地,完善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使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满足学校教学和实训需要,努力建成开放共享、功能齐全、数量充足、行业领先的工程造价综合实训基地,满足区域性教学、科研、培训、实习实训和社会行业技术服务需要,为服务陕西地方经济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建了建筑模型室,项目管理中心,BIM实训中心,手工算量室,主要开展建筑模型认知、项目管理综合实训、广联达造价和算量软件等实训项目的教学。

(2)校内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建设思路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要求,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培养员工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工程造价专业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

①加强校企协作,以实践促教学。

加强与企业的协作,发挥设备优势、人才优势,优先为挂牌实习企业作好服务。将企业在生产实际中所遇到的技术性、管理性和经营性难题及案例,作为专题,由师生共同研究开发,以此来带动教学,使教学与实践相互促进;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渗透。即可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经济活力,同时也给学校注入了活力,使学校逐渐形成企业人才培养的窗口。

②注重员工职业能力的培养

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在加强员工业务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如职业基本素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独立设计、策划、组织实施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协调、交往能力等)等各方面进行培养。通过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的放矢地对员工的个人素质进行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敬业、爱岗的良好个人素质。

③注重员工专业技能的培养

在职业(岗位)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实训基地严格抓好三方面环节:一是,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及技能规范要求,对每一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应配有相应的课时、能力达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以避免实践教学的随意性;二是,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对员工的引导、指导、帮助和检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员工达到技能规范要求;三是,严格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考核与评定。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评定应包括行为规范、专业知识面及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的正确、熟练、全面、规范,工作中协调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工作质量、效率、态度及责任心等方面,体现对员工一种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使实践性教学具有相对独立的成绩评价体系。

④促进实践教学团队的培养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培养,主要围绕着使其具备基本职业能力方面入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其具备从事实践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即在熟悉专业理论基础上,通晓实训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并能够熟练操作,能够按照工作程序组织员工进行实施,能够分析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般问题;二是具备从教能力,即专业技艺的授予能力,如能制定课堂计划,规范的组织课堂教学,会引导员工、调动员工、与员工合作,带领员工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⑤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使其进行规范化教学以及管理。

岗位职责制度:制定完全按照企业管理要求制定管理办法,岗位职责,实行完全企业化管理。

设备使用制度:制定各类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使用规程,贵重设备使用记录制度、保养检测、维护、维修制度,以保证设备的使用率。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校企共管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督促员工按时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⑥成立兴趣小组

为推动专业发展,做好工程造价专业员工的专业教育,成立工程造价社团,BIM社团开展丰富的校园及社会实践活动。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已有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和内涵,深化员工顶岗实习途径、顶岗实习管理,建设规范化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和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型三个层面的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整合现有校外实训基地,与集团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增加单个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员工的容量。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员工。

七)国内外合作交流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选派教师去省内外标杆院校去参观学习,加强交流,在团队培养、教学改革、实验实训等多方面进行学习和研究,双方互通专业教育信息,传递职教界友谊。通过交流,一方面可以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在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硬件设施方面可以及时补足短板。先后参观学习的学院有:陕西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

同时,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也加强校企合作方面的工作。拟与更多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到合作企业回访,拟让教师深入企业实际,参与企业实际生产,完成实习教学任务。聘请企业专家承担实习教学项目,引入企业文化,全面与企业、与岗位对接。

(八)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评价

1.培养质量

企业特别强调毕业生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良的敬业精神、较强的客户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另外中小企业希望毕业生实际工作过程中,还能做到一专多能、一人多岗,承担更多的工作,节约用人成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理、实、训、赛、证、岗”六位一体培养模式。

2.社会评价

工程造价目前在校生200余人,来自全国十多个省份。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情况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到95.52%,对员工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的满意度评价分别为91.04%和92.53%,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对于学院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较高,学校的培养人才质量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较高。

表11 企业对毕业生评价满意度表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1

业务能力

35

4

0

2

知识水平

32

7

0

3

总体评价

34

5

0

五、建设进程与经费预算

表12 专业建设进度表

建设内容

负责人

第一轮

第二轮

机制体制创新

建立校内企业分部管理机制

符惠萍

预期目标:广泛企业调研,确定合作企业、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初步拟定相关制度。

验收要点:完善后的制度。

预期目标:在校内企业分部管理制度下运行校内企业分部。

验收要点:完成不少于5个的实际工程项目资料。

员工顶岗实习保障机制

符惠萍

预期目标:将(订单培养、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等工作与顶岗实习相结合。

验收要点:完善后的制度。

预期目标:形成订单培养、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手册。

验收要点:顶岗实习手册。

举办校内技能大赛的机制

张新蕾

预期目标:开展企业调研,针对专业核心能力确定竞赛内容及方案。

验收要点:1.企业座谈记录;2.技能大赛方案。

预期目标:举办校内技能大赛,将竞赛成绩与技能等级证书对接,形成校内技能大赛制度。

验收要点:完善后的制度。

团队培养校企对接机制

符惠萍

预期目标:选择合作企业,双方共同确定企业兼职教师和学院专业课任课标准。

验收要点:双方教师结对互学记录。

预期目标: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知名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

验收要点:教研室中每年至少两名青年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的记录及总结。

团队考核与评价内容与机制

符惠萍

预期目标:建立以师德和职业技能为中心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验收要点:团队考核评价体系资料。

预期目标:在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下试运行。

验收要点:教师考核表及考核后的结果汇总。

建立广联达校内培训中心管理制度

符惠萍

预期目标:与广联达软件公司研究可行性与培训中心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1.座谈记录;2.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期目标:广联达校内培训中心试运行。

验收要点:1.合作协议;2.培训人员名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书证融通 校企政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符惠萍

预期目标:按照企业实际需求、与企业协商、结合定额类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1.与多家企业座谈记录; 2.落实岗位需求的专业核心课门数、名称;3.与企业协商企业选派人员任教的课程名称。

预期目标:制定“书证融通校企政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并实施。

验收要点:1.实施岗位需求的专业核心课门数、名称;2.落实企业一线人员任专业核心课名单;3.评教信息汇总; 4.完善兼职教团队源库。

课程与资源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

张新蕾

预期目标:依据“书证融通校企政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与产业对接的指导思想重构。课程体系达到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对接。

验收要点:1.与企业座谈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记录; 2.调研报告。

预期目标:实施并检查实施效果。

验收要点:1.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计划;2.教学进程表;3.项目自评报告;4.学院验收结论。

课程标准制定

张新蕾

预期目标:收集相关资料、调研企业和相关学院现状,制定核心课程标准范例。

验收要点:1.示范类院校的课程标准资料; 2.专业教师的学习总结;3.课程标准范例。

预期目标:完成8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

验收要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钢筋平法计算、造价软件与应用、修缮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等8门课程标准。

校内技能大赛

张新蕾

预期目标:制定校内技能大赛管理制度,开展校内技能大赛并选拔优秀员工参加全国高职技能大赛。

验收要点:1.技能大赛管理制度;2.员工报名名单;3.员工成绩汇总表;4.员工选拔名单;5.获奖员工证书及照片。

预期目标:以技能大赛促职业技能增长。

验收要点:1.不同技能大赛各自的比赛规则;2.员工报名名单;3.员工成绩汇总表;4.获奖员工证书及照片。

教学团队建设

专业带头人培养

张新蕾

预期目标:聘请1名企业专业带头人并与学院专业带头人结对互学,到国家示范校考察学习,进行相关课题研究。 验收要点:1.参与年度企业培训情况;2.该教师本年度论文(著)的出版情况;3.示范校考察报告 2.该教师本年度论文(著)的出版情况;4. 相关课题研究立项书、成果报告、获奖证明。

预期目标:企业专业带头人职业公司产品方法培训,学院专业带头人挂职锻炼及培训学习、参与学术会议。

验收要点:1.出外培训记录;2.主持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及审核工作资料;3.安排两个月的企业一线挂职锻炼记录;4.完成一本核心课程教材的主编工作的教材样本。

骨干教师培养

张新蕾

预期目标:继续打造5名具备优秀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确定各自的培养方向。

验收要点:1.各位骨干教师的现状分析资料;2.参与本专业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情况汇总资料;2.本专业教研室工作的分工情况资料。

预期目标:继续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教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数量增至8人,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及培训学习,进行相关课题研究。

验收要点:1.参加国内教学研讨会的相关资料;2.工作汇报;3.暑期为期一个月的企业一线官职锻炼总结;4.完成一本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的教材样本。

兼职教师培养

张新蕾

预期目标:建立兼职教师库管理制度,聘请3名兼职教师,并安排兼职教师任课。

验收要点:1.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2.两名兼职教师聘书;3.兼职教师教学任务书、授课计划、总结等教学资料。

预期目标:再聘请10名兼职教师,并安排兼职教师任课。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和备课方法培训。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1,形成真正意义“双师”结构团队队伍。

验收要点:1.10名兼职教师的聘书;2.兼职教师教学任务书、授课计划、总结等教学资料;3.培训记录。

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

卢彦峰

预期目标:编制专任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制度,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方法探讨。

验收要点:1.挂职实践锻炼教师总结;2.一名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锻炼记录;3.“双师”素质教师名单,全体教师名单。

预期目标: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项技能培训,均有本年度的企业挂职锻炼经历。“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100%。

验收要点:1.专任教师到建筑企业挂职实践锻炼记录;2.实践锻炼教师总结;3.“双师”素质教师名单,全体教师名单。

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论证

贾九荣

预期目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及论证。

验收要点:论证方案。

预期目标:部分技能训练课分步实施。

验收要点:课程实施过程资料。

校内外实训基地硬件建设(设备购置)

校内企业分部建设

贾九荣

预期目标:完成校企共建校内企业分部的可行性研究并制定校企合作相关制度。

验收要点:1.可行性研究报告;2.企业座谈记录;3.校企合作协议条款的协商制定。

预期目标:与陕西华鼎造价咨询公司共建校内分部。部分技能训练课在企业分部内实施。

验收要点:1.合作协议;2.校内分部管理办法;3.企业分部接收17级员工顶岗名录。4.课程计划书、指导书、任务书、实施方案的制定;5.员工参加真题真做的分组名录;6.员工的实训成果;7.员工的实训成绩评定。

造价实训软件

符惠萍

预期目标:购买46节点建筑造价软件。

验收要点:挂标。

预期目标:购买软件在核心课程中的使用。

验收要点:员工利用软件进行预算实训系统进行学习的成果。

毕业生监控

建立毕业生反馈信息管理系统

张新蕾

预期目标:建立可操作性强、指标明确的毕业生反馈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用人单位反馈信息进行分析。

验收要点:1.数据平台的毕业生相关信息导出汇总;2.反馈信息的分析报告。

预期目标:针对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继续进行专业建设的完善。

验收要点:1.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教研活动的记录;2.与用人单位商谈校外实训基地的共建记录。

表13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任务经费预算表

建设内容

工程造价实训室建设任务经费预算(万元)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小计

工程造价实训室

50

100

120

270

计价与算量软件

32



32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证

定期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组织制定并优化专业的建设发展规划。学院职能部门加强对专业的支持力度,为专业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能力。

为保障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顺利实施,建立并完善以下组织机构。

1.成立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小组

成立由二级学院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系部成立由系主任为组长,专业带头人为副组长,专业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师为小组成员的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小组。分工负责、落实到位、全员参与、责任到人。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和监督项目实施;整合全系资源,协调项目建设事务;负责教师的培训及其专业人才的引进。

2.专业建设指导小组

为保障工程造价专业服务能力的提高,特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双方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建设实施性指导。其职责主要是:检查、监督专业教学管理;检查、督促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组织专业调研,提出专业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协调管理专业实践事务,与企业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动态的、多元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以保证专业发展的行业、企业属性。

3.第三方评价机制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员工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通过获取多方评价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制度保障措施

目前学院出台了《永利集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试行)》、《永利集团听课制度(试行)》、《永利集团课时统计办法(修订)》《永利集团教师国内进修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永利集团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聘任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评聘指导意见》《永利集团科研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还在不断完善、修订。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把关下,科学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没有经过专家论证的方案一律不得实行;对每一个软硬件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管理制,项目负责人严格按通过的方案进行建设,建设完成后,按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进行验收,确保软硬件的正常使用;为提高如实验实训设备及教学资源库等软硬件的有效利用,配备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鼓励校内外各单位积极利用本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进行产学研活动,每学年对对外服务的情况进行核查,实行奖惩制度。

(三)经费保证

公司根据专业建设的规划,加大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快专业教学条件建设,保证年均专项建设经费投入不低于80万。

(四)团队保证

公司对专业教师的编制、岗位设置实行政策倾斜。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型人才,并把从事专业建设工作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工作卓有成效的,给予嘉奖。积极鼓励专业专任教师进修提高,有计划的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全国职教中心参加培训。

(五)教材建设保证

公司的教材建设专项经费优先保证专业教师编写特色教材和讲义,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同时学院还将专门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激励专业教师在改革工作中的积极性,推进教材建设工作。

(六)教学科研保证

鼓励专业教师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申报教研、科研课题。优先资助从事教改试点的教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大力支持专业教师申报省级优秀教学成果。

2.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永利集团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一)专业名称:工程造价

(二)专业代码:440501

二、入学要求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一所示。

表一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证书举例

土 木 建 筑大类(44)

建设工程

管理类

(4405)

专业技术服务业

(74)

工程造价工程技术人员(2-02-30-10)

工程造价

二级造价工程师

BIM建模员

说明:参考本专业教学标准,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应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工程造价,建筑技术,成本管理,合管管理等职业群,能够从事造价、概预算、成本核算,招投标,合同管理、BIM建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见表一)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详见表二:








表二人才培养规格

素质

1.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事业;

4.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

5.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社交能力;

6.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7.健全的法律意识;

8.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知识

基础知识:

1.掌握撰写常用的建筑应用文;

2.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3.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知识

4.掌握建筑法律基础知识;

5.掌握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

6.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常见的结构和构造知识;

7.掌握BIM建模基础;

专业知识:

1.掌握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

2.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过程及相关规范;

4.掌握建筑工程定额的原理、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建筑、装饰、安装工程

预、结算的基本知识;

5.掌握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措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相关知识;

6.掌握工程造价类专业软件;

7.BIM技术的应用等专业技术知识;学会相关软件的操作;

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能力;

2.具有处理一定的公共关系的能力;

3.具有熟练的语言表达和写作;

4.具有一定的劳动组织、专业协调协调和沟通能力;

方法能力

1.具有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的能力;

2.具有运用各种媒体获取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3.具有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查阅和学习相应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能力;

4.具有在学习、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归纳总结的能力;

5.具有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工作中的能力;

6.具有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决策的能力;

7.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

专业能力

1.具有撰写常用建筑应用文,能用一门外语进行常用的日常会话的能力;

2.具有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和分析建筑工程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

3.具有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能用计算机完成各类文字处理、表格

设计、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等工作的能力;

4.具有识读建筑工程图的能力;

5.具有制图、识图、测绘的能力;

6.具有分析、解决工程施工技术、组织、管理问题的能力;

7.掌握基于BIM的算量和计价的方法;能够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报价,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的专业能力;

8.掌握运用BIM竣工模型进行竣工验收的方法;

9.掌握运用模型在安全、质量、进 度、成本等方面进行施工动态管理的方法;

10.能够运用BIM软件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11.掌握项目各参与方运用BIM模型进行协同管理的方法;

12.能够完成建筑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六、课程设置

说明:简单叙述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绘制人才培养模式框图。

本专业采用“2.5+0.5”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员工前面二年半在校学习,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从第六学期开始进入建筑企业进行顶岗学习和毕业实习。

图一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BIM)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表三公共基础课程简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手段与方法

考核方式

与要求

成绩评定部门

1

大学英语

高职英语课程主要帮助员工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员工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依据员工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以员工的未来职业需求和个人发展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员工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共分两个学期,112个学时,为必修课。

理论教学

过程性考核60%

+终结性考核40%

基础部

2

应用文写作

掌握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常用应用文文种的种类、写作结构和写作要求,使员工能选择恰当的文种处理公务和日常事务,在写作实践的基础上,找出应用文文体写作的基本规律,具备举一反三的写作能力。其中知识教学目标:使员工认识应用写作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作用;系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框架,明确基本的行文理论;掌握不同文体的行文规则和行文区别;掌握、了解应用文的概念、文种特点、结构、写法和写作要求。其次能力培养目标:根据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能够撰写主题明确、材料准确翔实、结构完整恰当、表达通顺合理行政公文、事务文书、日常通用文书、礼仪文书、传播文书及简单的经济文书。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各专业员工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28学时。

理论教学

过程性考核60%

+终结性考核40%

基础部

3

高等数学

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常微分方程;级数等知识点。

课程的基本要求:提炼经典数学内容,加强近代数学知识及前沿的内容。高等数学是工科员工一切课程的基础,它除把初等数学中一些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如函数的性质、极值、增减性、图像、级数的敛散性等),重新认识并彻底解决外,还通过学习其它知识(如极限、微分、积分等),为员工学习其它学科以至于专业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员工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特别是发展创造能力。员工毕业后,除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外,还要具有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创新性,以及用数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兴趣和能力。

理论教学讲授法、比较法、演示法、讨论法;

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演示模拟,利用智慧职教进行测评

过程性考核60%

+终结性考核40%

基础部

4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是以增进老员工身心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教育课程,是我国高校教学计划中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它与德育、智育、美育课程等相结合,共同促进老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完成高校教学任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由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健康教育专题等七个系列组成。根据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允许员工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可安排员工第三、第四学期选择一次,再次选择时,员工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但总计不宜超过二项,以便加深运动体验和理解,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另外、在充分保证体育实践课的前提下,也可以安排少量学时讲授体育的有关知识。

实践教学

结构性考核平时40%

+项目考核60%

体育部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绪论”“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七个部分构成,教育、引导老员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修养。

要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老员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老员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使老员工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和自主学习为辅,通过知识学习、参与体验、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手段:

线上课程构建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员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体性。

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对员工各项学习和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课程总成绩实行百分制,过程性考核占60%,期末考试占40%。

思政部

6

形势与政策

主要教学内容:

依据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公司产品要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形势和老员工成长的特点而开设。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

要求: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老员工思想实际,科学分析当前形势与政策,准确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课程的覆盖面,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讨论、视频冲击法等方法,通过知识学习、参与体验、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手段:

线上课程构建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员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体性。

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课程总成绩实行五等制,过程性考核占40%,期末考试占60%。

思政部

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十四部分构成。

要求:

旨在帮助老员工认识、理解并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帮助老员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理解与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承担起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和自主学习为辅,通过知识学习、参与体验、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手段:

线上课程构建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员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体性。

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对员工各项学习和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课程总成绩实行百分制,过程性考核占60%,期末考试占40%。

思政部

8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主要教学内容: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规划篇”、“求职篇”、“就业篇”、“创业篇”。每一部分各由五个项目组成:“规划篇”包括“展望职业愿景”、“更新职业理念”、“拓展职业技能”、“完善职业规划”、“甄选职业路径”;“求职篇”包括“调控身心状态”、“设计职场形象”、“制作应聘简历”、“通晓面试技巧”、“实施自我推销”;“就业篇"包括“关注就业市场”、“激发就业意识"、“培养就业素质"、“熟悉就业流程”、“筑牢就业根基”;“创业篇”包括“理清创业思路”、“明确创业计划”、“研究创业实务”、“享受创业优惠"、“规避创业风险”。

要求:

通过教师指导员工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全面系统训练来提升老员工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每个项目都精心设计了言简意赅的[自学导读]、典型新颖的[案例剖析]、高屋建瓴的[精要讲解]、发人深思的[课堂探讨]、系统专业的[实训模拟]五个环节。

教学手段:

线上课程构建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员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体性。

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对员工各项学习和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课程总成绩实行五等制,过程性考核占40%,期末考试占60%。

思政部

9

信息技术

本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员工认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理解信息社会特征并遵循信息社会规范;使员工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和信息化办公技术,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具备支撑专业学习的能力,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使员工拥有团队意识和职业精神,具备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为员工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信息化教学平台等,灵活采用项目驱动或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实行课内课外双线并行教学,运用讲授、讨论、案例等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进行课程考核。

采用百分制,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分别占总评成绩的40%和60%。

电子与信息学院

10

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老员工的公共必修课,是心理学理论的具体应用与操作,兼具科学性、基础性和实效性。主要以普及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自我保健的知识为主,通过心理知识的讲授,心理活动的体验、互动式教学方法、团体辅导技术等,帮助老员工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品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以达到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全面成才。

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

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采用过程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考核。过程评价占40%,课程结束综合考核占60%。

员工处

11

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内容:劳动教育是建设校风的主要手段,也是员工参与校风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并以此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要求:根据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必须按照思想教育、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三个要素对员工进行素质综合训练。

按照班级内部制定的分工,在劳动周期间各位同学到达制定劳动地点配合物业人员及办公室老师打扫卫生、处理办公室临时工作。

由各劳动部门负责人根据员工劳动态度、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总评成绩折合成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次。

员工处


表四专业(技能)课程简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手段与方法

考核方式与要求

成绩评定部门

1

建筑制图与识图+BIM

本门课主要讲授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知识,房屋建筑施工图的内容和编制,建筑施工图的阅读,结构施工图的阅读,以及水、暖、电施工图的阅读。要求员工必须会识读建筑和结构施工图,熟悉水、暖、电施工图。

能识读建筑和结构施工图,手工绘制施工平面图,剖面图。并能进行部分简单构件的三维建模。

理论授课与绘图练习相结合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2

建筑构造+BIM

本门课主要讲授了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构造要领和不同材料做法,它是建筑施工类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为基础课,同时又为学习班“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工程预算与清单报价”等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在本专业系列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能识别建筑物各部分的名称、形状、尺寸及材料做法。能利用REVIT建模软件进行部分构件的建模和创建简单的族。

理论授课为主,结合REVIT建模融通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3

土木工程材料

本门课主要讲授了常用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的基本组成、性质、应用以及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储运和保管等知识,学习过程中,还采用实例、图表的形式,进行系统、全面、实用的介绍,便于员工理解、掌握,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为员工学习建筑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能进行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及试验

理论授课为主,结合材料试验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4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BIM

熟悉工程建设程序,熟悉施工项目及生产特点,了解工程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掌握施工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施工管理组织的原理。

掌握工程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编制方法和计算方法,掌握网络计划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能熟练运用。

掌握不同类型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编制内容和设计流程,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及评价指标。

掌握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和施工平面图的设计的编制依据、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实例,加深理解。

掌握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源管理、现场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具备一定的施工组织管理能力。考查员工理解与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作用、任务等方面的内容及不同施工对象下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能利用BIM5D软件进行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能进行进度软件进行网络图的绘制。

理论授课为主,结合BIM5D和斑马梦龙软件练习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5

建设工程法规

本课程分三大块,建筑工程法律制度内涵、建筑工程法律制度外延、建筑工程法律制度视野拓展。 其中,建筑工程法律制度内涵部分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程序一步步展开,详细介绍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涉及到的法律知识;外延部分主要是对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对国外相关领域的综述对建筑工程法规知识进行了视野拓展。对于员工在工作岗位中逐步提升不无裨益。能利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授课为主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6

工程测量

本门课程主要讲授了测量工作的基本知识、水准仪的使用、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经纬仪的使用、钢尺量距与直线定位、轴线放样、全站仪的使用等内容。在理论课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员工的实践能力,带领员工在附近有代表性的地形地貌处进行实地测量,绘制测量成果,使员工能正确使用仪器,达到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能测地形、能测高差、能放线。

理论授课与现场实测相结合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7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BIM

本门课主要讲授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的基本知识及施工工艺。要求员工掌握常见的建筑施工工艺 与做法,并与造价过程结合起来。能在编制造价文件过程中利用学过的施工技术进行组价。能利用BIM模板和BIM脚手架软件进行建筑工程的模板设计和脚手架设计,并统计其用量。

理论授课为主,结合仿真软件、和BIM建模软件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8

建筑工程预算与清单报价+BIM

本门课主要讲授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分建筑工程概预算基本理论、建筑及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土建工程结算等四大部分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针对现场基层管理的毕业生不仅懂技术也懂预算,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能独立编出一个建筑工程的造价文件。能利息用BIM算量和计价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提取工程量。

理论授课为主,结合案例练习进行教学、广联达算量和计价软件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9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本门课主要讲授建设项目招标;施工项目投标;合同法原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施工合同的签订与管理;施工索赔;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员工掌握招投标的程序和合同的签订与管理,熟悉合同法及合同条件,适应招投标岗位的工作。能掌握招投标的流程,用招投标的知识熟练进行招投标

理论授课为主,结合现场实例进行教学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10

工程资料管理

本门课讲授了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相关概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编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建设工程资料归档整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及计算机辅助资料管理的相关内容。要求员工掌握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及计算机辅助资料管理的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独立编制建筑工程资料。

理论授课为主,结合现场实例进行教学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11

建筑经济

本门课程主要介绍建筑经济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常用分析方法,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建筑经济导读”,中篇“建筑设计经济与决策”,下篇“建设项目经济与评价”内容组成。要求员工掌握建筑经济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常用分析方法并能将其运用到建筑经济分析中去。能利用经济学原理进行经济方案比选。

理论授课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七、教学进程与学时总体安排

表五 主要教学环节分配表

学 期

教学周数

军事课

理论教学周

实习教学

毕业设计

认知实习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毕业教育

公益劳动

机动

复习考试

20

3

13

2







1

1

20


13

4






1

1

1

20


13

4






1

1

1

20


13

4






1

1

1

20


0


8


5

6



1


20


0





18

1


1


总计

119

3

52

14

8


5

24

1

3

6

4

说明:

1.理论教学周为扣除实训、公益劳动、军训等课程及考试周外的教学周数。

2.各专业安排的课程必须能够在教学周以内完成教学任务。


表六 文化基础课学习领域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学分

课程

学时

理论

教学

(学时)

课内

实训

教学

(学时)

集中

实训

(学时/周)

各学期教学周数及学时分配

15

20

20

20

20

20

公共基础课

公共

平台

课程

2101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A

1.5

24

24

0


2*12






21011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A

1.5

24

24

0



2*12





21012006

形势与政策1

A

0.25

8

8

0


2*4






21012007

形势与政策2

A

0.25

8

8

0



2*4





21012008

形势与政策3

A

0.25

8

8

0




2*4




21012009

形势与政策4

A

0.25

8

8

0





2*4



21011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B

2

32

24

8




2*12


理论教学48学时,课内进行;实践教学16学时,穿插在2-4学期劳动周和课外进行。

21011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B

2

32

24

8





2*12

07012001

信息技术

B

3

48

24

24



4*12





12012001

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

A

2

32

32

0


2*16






05011021

大学英语1

A

3

48

48

0


4*12






05011022

大学英语2

A

3

48

48

0



4*12





05012025

应用文写作

A

1.5

24

24

0





2*12



05011023

高等数学1

A

3

48

48

0


4*12






05012024

高等数学2

A

3

48

48

0



4*12





05012017

体育与健康1

B

1.5

32

24

8


2*12




第一、二学期的8课时为课外实践活动

05012018

体育与健康2

B

1.5

32

24

8



2*12



05012019

体育与健康3

B

1.5

24

24

0




2*12


按照员工爱好实行分体育项目教学

05012020

体育与健康4

B

1.5

24

24

0





2*12

05012026

大学语文

A

2

24

24

0


2*12







15022002

老员工就业指导

A

11.5

16

16

0

16




2*8




15022003

老员工创新创业

A

11.5

24

24

0



2*12





专项

素质

课程

12022010

入学教育、安全教育

A

1

16




员工处、各二级学院负责入学教育内容,同时在超星尔雅平台开设《老员工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线上进行安全教育学习

14022003

军事理论

A

2

36

36

0


军事技能训练期间进行,超星尔雅平台开设《军事理论》保卫处负责

14022004

军事技能

C

2

112

112

0

112/3

入学1-3周进行,保卫处负责

12022006

公益劳动4

C

1





第2-4学期,每学期安排1周,员工处负责

12022007

公益劳动5

C

1





12022008

公益劳动6

C

1





12022009

劳动通论

A

1

16

16

0


在超星尔雅平台通过自学的形式完成理论学习

20022001

毕业教育

A

1





第6学期,各二级学院负责

16082001

健康卫生教育

A

0.5





第1-4学期,以讲座等形式开展,后勤基建处负责

05082305

经典诵读5

A

1





第1-4学期,以各班开展的晨读活动和图书馆推送的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各班级辅导员负责

05082306

经典诵读6

A

1





05082307

经典诵读7

A

1





05082308

经典诵读8

A

1





13082001

公共艺术

A

2

32

16

16


员工须在第1或2学期修满,16学时为线上学习,16学时为课外实践,由团委组织安排

15082001

老员工职业生涯

规划与发展

A

1

16

16

0


2*8






21082001

四史教育

A

1





员工通过线上自修形式完成相关课程理论学习

公司统一开设,员工从开设的线上、线下选修课程中任选。

A

3

48

48

0








小计

58

876

692

72

112

18

18

4

8



表七专业课学习领域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学分

课程

学时

理论

教学

(学时)

课内

实训

教学

(学时)

其中1+X(BIM)融通课时

集中

实训

教学

(学时/周)

各学期教学周数及学时分配

15

20

20

20

20

20

专业学习领域

专业基础学习领域

11031033

土木工程材料

B

3

52

46

6


0

4*13






11031609

建筑制图与识图+BIM

B

4.5

78

62

16

16

0

6*13






11031012

建筑构造+BIM

B

4.5

78

44

34

34

0


6*13





专业核心学习领域

1104120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BIM

B

4.5

78

54

24

24

0



6*13




11051026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BIM

B

3

52

42

10

10

0



4*13




11041202

建筑工程预算与清单报价*(上)+BIM

B

3

52

38

14

14

0



4*13




11041203

建筑工程预算与清单报价*(下)+BIM

B

4.5

78

60

18

18

0




6*13



11041031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B

3

52

42

10


0




4*13



11041509

建筑安装工程识图+BIM

B

3

52

40

12

12

0



4*13




专业拓展学习































综合实训学习领域

11062033

钢筋平法识图

C

2

52

0

0


52/2

26*2






11032023

工程CAD实训+BIM

C

2

52

0

0

10

52/2


26*2





11032024

土木工程材料实训

C

2

52

0

0


52/2


26*2





11062022

项目管理实训

C

2

52

0

0

10

52/2



26*2




11062504

广联达造价软件实训

C

2

52

0

0


52/2




26*2



11062104

BIM实训

C

2

52

0

0

52

52/2



26*2




11062020

工程测量实训1

C

2

52

0

0


52/2




26*2



11062308

跟岗实习

C

5

120

0

0


120/5





24*5


11062309

毕业设计

C

8

192

0

0


192/8





24*8


11062032

顶岗实习

C

10

480

0

0


480/24





20*6

20*18

限选课

11051203

工程资料管理

B

3

52

46

6


0




4*13



11051501

建设工程法规

A

3

52

52

0


0




4*13



任选课

二级学院统一开设,员工从开设的线上、线下选修课程中任选。

A

1.5

26

26

0


0







小计


76

1832

520

156

200

1156








考试/考查课门数

*/*

5/3

4/6

4/4

5/5

0/3

0/1

必修课程学分


119.5

必修课程总学时

2450

选修课程学分


16

选修课程总学时

258

毕业要求学分


135.5

总学时数

2734

理论教学学时比例


45.50%

理论教学学时

1244

实践教学学时比例


54.50%

实践教学学时

1490

说明:

1.课程类型中,A代表纯理论课、B代表理论+实践课、C代表纯实践课。

2.毕业要求学分=必修课程学分+选修课程学分。

3.总学时数=必修课程总学时+选修课程总学时。

4.理论教学学

八、实施保障

(一)团队队伍

1.专业教学团队要求

(1)员工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其中企业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30%;

(2)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形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3)中级职称以上教师比例大于60%,形成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4)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5)具有本专业学习及实践经历,能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学、线上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

(6)至少掌握二个及以上的BIM应用软件

(7)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具有创新意识及进取精神;

(8)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员工全面健康成长。

2.专业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高校教团队格证书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时间五年以上;

(3)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道路桥梁工程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

(4)教研科研水平高,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

(5)熟悉人才培养规律及专业发展规律,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3.专任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2)具有高校教团队格证书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3)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

(4)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且企业实践经历要有部分内容与BIM有关。

(5)熟悉本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能对本专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4.兼职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高校教团队格证书;

(3)具有中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

(4)具有本专业五年以上企业实践工作经历。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校内实习实训室(基地)要求(见表七)

表八校内实训室(基地)条件

实训室

(基地)名称

面积(㎡)

设备设施

容纳员工人数


主要实验实训项目

对应课程

手工算量室

80

图集三套,定额三套,计价规范三套,图纸50套,电脑四台

46人

手工计算建筑工程工程量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计算机房

80

广联达算量及造价软件、建模软件,CAD软件等(具体见表九)

46人

广联达算量及计价实习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建模

建筑施工工艺仿真实训室

80

仿真软件一套,120个模块

46人

建筑施工工艺仿真模拟实习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实训室

180

水泥砂浆搅拌机4套、混凝土恒温箱2套、混凝土抗渗仪、凝结时间测定仪、维卡仪、非金属材料拉力仪、维勃稠度仪等

46人

1.水泥标准稠度测定;

2.混凝土抗渗等级测定试验;

3.凝结时间测定;

4.非金属材料抗拉试验;

土木工程材料

工程测量实训室

60

国产全站仪10套,进口全站仪10套,水准仪30套,GNSS仪器一套

46人

水准测量,地形测绘及施工放样

工程测量


表九 计算机房1+X(BIM)专业课程融通软件

实训室名称

计算机房

面积要求

90m²

序号

1+X(BIM)软件

数量

备注

1

REVIT2017

46节点


2

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

46节点

2013版

3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

46节点

2015版

4

广联达安装算量软件

46节点

2015版

5

广联达计价软件

46节点

GBQ4.0版本

6

广联达BIM5D软件

46节点


7

广联达BI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

46节点


8

广联达BIMMAKE

46节点


9

MagiCAD for Revit

46节点


10

品茗HIBIM

46节点


11

AutoCAD2014

46节点


2.校外实习实训条

表十 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校外实训基地名称

容纳员工人数

实训项目

1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0

造价软件实习

2

陕西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0

工程算量、合同管理、资料整理实习

依托行业,与业内优势企业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员工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提供场所。

1.校外实训基地2个。

2.根据员工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员工定岗实习的需要。

3.在管理和运行机制上制定了保障措施,与企业签订了稳定的互惠合作协议,保证员工在校外实训基地的技术指导和安全。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员工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规划类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完善教材选用制度,选用教材应结合企业调研,由专业教师初选、教研室讨论来确定。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须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且能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主要包括:路桥建设行业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相关专业技术手册、操作规范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多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学术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1)广联达算量及造价软件;

2)BIM类软件

3)智慧职教网络平台;

4)数字化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网络课件”、“教学录像”、“教学录音”、“教师教学博客”、“微课”、“网上答疑”和“模拟考试”等;

5)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www.jingpinke.com/)、专业公司学习网站、行业协会网站等。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按照以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强调以员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不同课程性质以及不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教学采取案例教学、演示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实践教学则采取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等,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真实工作场景和真实工程项口来设计专业实训项目,努力做到一体化教室与实习地点、实训地点一体化,实现工学结合。具体到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授课方法,各任课老师尽量采用项目化教学,即:所有老师均采用本校机电大楼的图纸作为安例教学。

(五)学习评价

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及教学方式,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评要求,实行多元化考核。

九、毕业要求

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修完134.5学分,准予毕业。

建议本专业员工考取下列证书。

表十一 工程造价+BIM 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证书名称

发证部门

等级

备注

1

资料员证

陕西省建设教育协会

初级

在校生可报考

2

BIM初级、中级证书

廊坊中科

初级

在校生可报考

3

预算员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

初级

在校生可报考

4

二级造价师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级

专科毕业二年

2.4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团队获奖情况

近年来,教师指导员工参加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奖项17项,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共获得三等奖2项,部分获奖情况如表2.4.1所示。指导员工参加行业技能大赛共获得特等奖指导教师奖1项,一等奖指导教师奖2项,二等奖指导教师奖2项,三等奖指导教师奖1项,部分获奖情况如表2.4.2所示。

表2.4.1 教师教学能力部分大赛获奖

序号

获奖年份

获奖教师

参赛名称

获奖等级

1

2019

卢彦峰、符惠萍、

张新蕾、李鑫

施工组织

三等奖

2

2020

张新蕾、李鑫、

张悦、苟强

“不惧风雨、勇撑苍穹——探索屋顶奥秘”

三等奖

表2.4.2 教师指导员工参加技能大赛教师部分获奖

序号

获奖年份

获奖教师

获奖名称

作品名称

获奖等级

1

2021

张悦

第四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陕西省(员工组)选拔赛

BIM投标应用赛项

特等奖指导教师

2

2021

符惠萍

BIM深化设计

一等奖指导教师

3

2021

陈丽萍

BIM项目管理赛项

一等奖指导教师

4

2021

符惠萍

BIM深化设计

二等奖指导教师

5

2021

陈丽萍

BIM项目管理赛项

二等奖指导教师

6

2021

张悦

BIM投标应用赛项

三等奖指导教师

1.2019年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文件。

       

2.2020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证书。





3.教师指导员工参加技能大赛教师获奖证书如下:



特等奖指导教师

一等奖指导教师



一等奖指导教师

二等奖指导教师



二等奖指导教师

三等奖指导教师






2.5工程造价专业员工参加省级及以上大赛获奖情况

近年来,员工参加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参加行业比赛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部分获奖情况如表2.5.1所示,相关获奖证书附后。

表2.5.1 员工参加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部分获奖

序号

获奖年份

参赛员工

指导教师

参赛项目

获奖等级

类别

1

2018

吴一凡、姜强峰

张新蕾

建筑工程识图

二等奖

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

2018

张江鹏、马国荣、见琪瑞

符惠萍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

三等奖

3

2018

都明星、余泽录、白 旺、张倩文

卢彦峰

工程测量

三等奖

4

2018

张志伟、运金玉、贾云建 、张其兵

卢彦峰

三等奖

5

2018

陆泽坤、潘建锋

李帅

试验检测

三等奖

6

2019

都明星、黄勇

张新蕾

建筑工程识图

一等奖

7

2019

赵生辉、马永青

张新蕾

三等奖

8

2019

胡旭武、张宽宽、张泽鹏

阎玉菡、李鑫

土工试验检测技能

二等奖

9

2019

李国鹏、李晨曦、牛宝仓

阎玉菡、李鑫

二等奖

10

2019

宋雪林、由远东

李帅、卢彦峰

试验检测

三等奖

11

2019

高俊凡、张东祥

李帅、卢彦峰

三等奖

12

2020

高朵、荣延杰、

谢一芃

符惠萍、王斐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BIM)

二等奖

13

2020

唐玉宏、魏靖坪、赵应署

李鑫、阎玉菡

建筑装饰技术应用

三等奖

14

2020

刘美、罗雨心

张新蕾、姜攀

建筑工程识图

二等奖

15

2020

周庆丰、约热古丽·图尔迪

张新蕾、姜攀

三等奖

16

2020

李伟龙、张育

李帅

试验检测

二等奖

17

2020

刘昊、高伟

李帅

二等奖

18

2020

荣延杰

符惠萍

建筑信息建模

三等奖

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

19

2020

谢一芃

符惠萍

三等奖

20

2020

都明星、刘金辉、杨永荣、王烨、丁亚楠

符惠萍

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

三等奖

21

2021

周庆丰

符惠萍

BIM深化设计

一等奖

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陕西省选拔赛

22

2021

李国山

符惠萍

二等奖

23

2021

马元超

张悦

BIM投标应用

特等奖

24

2021

陈蕾

张悦

三等奖

25

2021

李志伟

陈丽萍

BIM项目管理

一等奖

26

2021

王周鑫

陈丽萍

二等奖

27

2021

安祥伟、张仝、张宏孝、王晶、陈曼

符惠萍

“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

创意组铜奖

“互联网+”大赛


2019年建筑工程识图比赛一等奖

2019年建筑工程识图比赛三等奖

2019年土工试验检测技能比赛二等奖

2019年土工试验检测技能比赛三等奖

2019年试验检测比赛三等奖

2019年试验检测比赛三等奖

2020年建筑信息模型(BIM)比赛二等奖

2020年建筑装饰装修比赛三等奖

2020建筑工程识图比赛二等奖

2020建筑工程识图比赛三等奖

2020年试验检测比赛二等奖

2020年试验检测比赛二等奖

2020年建筑信息建模比赛三等奖

2020年建筑信息建模比赛三等奖

BIM深化设计一等奖

BIM深化设计二等奖

BIM投标应用赛项特等奖

BIM投标应用赛项三等奖

BIM项目管理赛项一等奖

BIM项目管理赛项二等奖

       

2020年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

2020年“互联网+”大赛铜奖

备注:2018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未颁发获奖证书。

2.6 2019年度陕西高等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项目《基于“1+X”证书制度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结题验收文件

2.7工程造价专业员工参加1+X(BIM)证书考试成绩导出表

员工姓名

员工类型

准考证号

报考证书

证书等级

报考科目

所属

试点院校

考试得分

周庆丰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1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60

李哲枫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2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68

刘雪源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3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70

余婷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4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53

刘幸炜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5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57

段旭辉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6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40.5

刘彤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7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65.5

马长辉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4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42.5

汪英寿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5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67

王乐洋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6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57

乌晨曦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7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70

张晨磊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8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61

张宏孝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9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77.5

张茂杰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0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70.5

邓凯文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7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70.5

何鑫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8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62.5

惠泽坤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9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56

贾深瑶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0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88.5

李国山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1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74

吕海平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2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

BIM建模

永利集团

77.5

马永杰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3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77

安祥伟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1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55.5

曾建卫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2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51

陈国徽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3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80

魏国强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4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43

马冬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5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68

杨继超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6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76

杜汉飞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7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57

魏孔锋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8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60

李阳阳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09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65.5

何翰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0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42.5

传梦飞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1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67

李文坡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2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57

张生鹏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3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70

欧日亮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4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61

曾玲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5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77.5

刘鹏雄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6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70.5

汪锋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7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70.5

朱兆哲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8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62.5

史超洋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19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57

梁景辉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0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40.5

刘文赫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1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65.5

李永发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2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42.5

向贤达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3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67

张洋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4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57

王佳恒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5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70

李哲枫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6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61

苏文奎

院校考生

21540001256100600027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BIM专业应用-结构工程

永利集团

77.5

2.8成果应用推广证明

2.9校企合作协议

2.10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试点机构

http://jsvideo.shaanxi.gov.cn/zcfagui/2020/7/110513.shtml

2.11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陕西省选拔赛

公司承办了2021年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陕西省(员工组)选拔赛。

开幕式

开幕式致辞



第四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陕西省(员工组)选拔赛报名表


2.12《建筑构造》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表1课程信息表

课程名称

建筑构造

开课院部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课程代码

11031012

考核性质

考试

前导课程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土木工程材料》

后续课程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预算与清单报价》

总学时

78

课程类型

理论课

是□

实践课

是□

理论+实践

是☑

理实一体化

是□

适用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项目信息息化管理

表2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1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1

贾九荣

永利集团

副教授/二级学院经理

2

卢彦峰

永利集团

副教授/二级学院副经理

3

符惠萍

永利集团

工程师/建筑系主任

4

张新蕾

永利集团

讲师/办公室主任

5

朱溢镕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6

张 悦

永利集团

助理讲师

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定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

二、课程性质

1.课程概要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贯穿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实施,培养训练员工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决策能力,并通过实践性环节,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使员工学会分析和研究民用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理论和构造方法,并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2.课程功能定位


表3课程功能定位分析

对接的工作岗位

对接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

施工员

1.能够对常见的结构施工图进行识读;能进行基本的构件建模;

2.要熟悉各工序的搭接和配合,熟悉各工序的工艺标准和要求;能对工人的施工进行相应的指导;

监理员

1.能对承包单位投入工程的人力、材料、主要设备及其使用、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2.能复核或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工程计量的有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

3.能按设计图及有关标准,对承包单位的工艺过程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对加工制作及工序施工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4.能分析、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中出现的技术、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

BIM建模员

1.能进行建筑施工图的三维建模;REVIT建模软件的操作;

2.能进行常见族的创建,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参数族的他创建;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课程总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项目,使员工能够查阅有关建筑规范,建筑图集等资料,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能进行现场构造施工指导,建筑构造处理,能够理解设计理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

2.课程具体目标

2.1知识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项目,使员工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构造组成、理论和方法。掌握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构造做法,理解民用建筑的基本知识及建筑信息模型的的基本知识。

2.2能力目标

①专业能力:能够查阅有关建筑规范、建筑图集等资料;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能进行现场构造施工指导,建筑构造处理;能够理解设计理念,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

②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严格的纪律观念;具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意识、环保节能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把质量关;树立与其他人员配合工作的团队意识,具有协作精神。

③方法能力:具备独立学习、尝试建筑构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意识。

2.3素质目标

①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②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③具有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

④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⑥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⑦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

⑧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表4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序号

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学时

知识

技能

态度

1

建筑构造基本知识

建筑物的分类;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能说出建筑的分类和划分原则;能说出建筑物的耐久等级、耐火等级和工程等级三方面的等级划分

能灵活运用建筑的分类;能正确选择建筑物的耐久等级、耐火等级和工程等级三方面的等级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2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能记住民用建筑的组成及其作用;能说出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能再现记住民用建筑的组成及灵活运用其作用;能灵活运用建筑构造的因素和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3

建筑模数与定位轴线

能说出常见的建筑模数,并复述定位轴线的表示方法。

能联系常见的建筑模数,并辨认图纸相关定位轴线,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4


建筑平面设计和识图

能说出建筑平面图的形成和主要内容,并能灵活运用其用途。

能联系建筑平面图的主要内容灵活运用其用途。具有一定的绘图技巧,识图能力以及查找资料的能力。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5

建筑立面设计和识图,建筑剖面设计和识图

能说出建筑立面图的形成和主要内容,并能灵活运用其用途,能说出建筑剖面图的形成和主要内容,并能灵活运用其用途

能联系建筑立面图、剖面图的主要内容灵活运用其用途。具有一定的绘图技巧,识图能力以及查找资料的能力。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6

基础与地下室

地基和基础的基本知识

能正确辨认基础和地基,列举常用的人工地基加工方法,并能说出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能根据实际正确使用人工地基加工方法和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7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能列举基础的类型并概述常用基础的构造。

能绘制常用基础的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8

地下室构造

能说出地下室的类型及防水防潮构造。

能再现地下室的防水防潮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9

墙体

墙体的基本概念

能说出墙体的类型、作用、组成及设计要求。

能联系实际说出墙体相关知识。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10

砖及砌体构造

能列举砖常用材料,并能记住墙的常见细部构造。

能联系实际说出墙的常见细部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3

11

变形缝

能说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使用范围。

能联系实际正确区分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12

楼地层

楼板层的基本构成及其分类

能说出楼板层的基本构成及其分类。

能联系实际运用楼板层的基本构成及其分类。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13

楼板的类型

能概述钢筋混凝土楼板、装备整体式楼板的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钢筋混凝土楼板、装备整体式楼板的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14

地坪层构造

能说出地坪层的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地坪层的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15

阳台及雨篷

能概述阳台和雨篷的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阳台和雨篷的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16

饰面装修

墙面装修构造

能概述墙面装修的类型与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墙面装修的类型与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17

楼地面装修构造

能概述楼地面装修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楼地面装修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18

顶棚装修

能概述顶棚装修的类型与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顶棚装修的类型与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19

楼梯

楼梯的类型、组成和尺度

能说出楼梯的类型、组成和常用尺度。

能联系实际正确区分楼梯的类型。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20

楼梯设计与尺寸计算

能说出楼梯尺寸计算方法。

能联系实际计算楼梯尺寸。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2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能说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基本形式及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基本形式及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22

楼梯的细部构造

能说出栏杆、扶手的细部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栏杆、扶手的细部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23

台阶与坡道

能说出台阶与坡道的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台阶与坡道的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24

电梯

能说出电梯的组成、类型与构造。

能联系实际说出电梯的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25

屋面板

屋顶的概述

能概述屋面的作用、类型、坡度的表示方法、排水方式及屋面防水等级。

能联系实际进行屋面组织设计。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26

平屋顶构造

能概述柔性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的构造。

能联系实际对平屋顶漏水进行补救。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27

坡屋顶构造

能说出坡屋顶的组成,并能概述块瓦屋面、油毡瓦屋面、块瓦形钢板彩瓦屋面的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概述块瓦屋面、油毡瓦屋面、块瓦形钢板彩瓦屋面的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28

屋顶的保温、隔热

能说出屋顶的保温、隔热措施。

能联系实际进行屋顶的保温、隔热。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29

门窗

能说出窗的作用、分类、组成及平开窗、铝合金窗、塑钢门窗的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平开窗、铝合金窗、塑钢窗的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30

能说出门的作用、分类、组成及平开门、铝合金门、塑料门的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平开门、铝合金门、塑料门的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2

31

其他门窗

能说出彩板门窗、特殊要求的门窗如防火门、固定式通风高侧窗等的构造。

能联系实际运用彩板门窗、特殊要求的门窗的构造。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32

遮阳设施

能说出常见的遮阳的措施。

能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遮阳问题。

养成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

1

33

实践

30

40

总计

78

四、1+X证书制度下课程重构

表5《建筑构造》课程整体设计

序号

单元名称

学时分配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1

建筑构造基本知识

6

6

0

2

单元1基础

10

6

4

3

单元2墙体

10

6

4

4

单元3楼地层

10

6

4

5

单元4饰面装修

10

6

4

6

单元5楼梯

12

8

4

7

单元6屋面板

12

8

4

8

单元7门窗

8

4

4

总课时


78

44

34


表6 《建筑构造》-1+X(BIM)课程内容设计

单元

理论讲授

BIM模型分析

信息模型制作

单元1基础

基础部分基本概念

整体讲授

1.了解建筑技术设计

2.分析完整BIM模型

分项目讲授

1.解读各构造部分明确各部分作用;

2.讲授建模一般流程

3.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

完成指定建筑基础部分BIM模型制作

基础的细部构造

单元2墙体

墙体分类及承重方案墙体细部构造

完成指定内外墙BIM模型制作

轻质隔墙

墙体装修

单元3楼地层

楼、地层的设计要求,组成和构造方法

完成指定建筑楼、地层BIM模型制作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顶棚构造

地面构造

单元4饰面装修

墙面装修构造

完成指定的墙面和楼地面的面层设置,观看效果

楼地面装修构造

顶棚装修

单元5楼梯

楼梯的基本概念

完成指定楼梯的BIM模型制作

楼梯的细部构造

楼梯的计算方法

电梯、扶梯、坡道

单元6屋面板

屋顶的设计要求、类型及构造方法

完成指定屋顶的BIM模型制作

平屋顶的排水组织方式及细部构造

坡屋顶的排水组织方式及细部构造

单元6门窗

门的类型及构造

完成指定门窗的BIM模型制作

窗的类型及构造

五、课程考核

1.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本课程考核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结果性考核为辅。课程考核的目的主要在于考查员工理解与掌握建筑构造理论相关知识以及BIM建模能力、空间想象力;考查员工运用知识在工程施工中的综合能力;衡量员工在学习中培养的严谨、认真、团结的工作作风。

2.课程考核方案

表7《建筑构造》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考核方法

评分比例%

过程考核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端正,遵守纪律;作风严谨务实

任课教师

评定

5

上课考勤

遵守课堂纪律、无迟到早退旷课、听课反应积极

任课教师

评定

10

项目任务

按任务要求完成每次作业

任课教师

评定

25

平时测验

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卷面测验

随堂考试,老师阅卷评分

10

结果考核

综合项目

按综合任务题要求完成

考核题

任课教师

评定

50

合 计

100

1、平时成绩效(50%)

(1)课堂出勤(5%)

(2)课堂发言、课堂表现(10%)

(3)作业(15%)

(4)测验、课堂练习(10%)

[1]课程教学内容(5%)

[2]子项目(5%)

2、期末考试成绩(50%)

表8《建筑构造》课程成绩总评表

姓 名

平时成绩(40%)

期末考试成绩(50%)

总 分

出 勤

5%

表 现

10%

作 业

15%

测 验

课堂练习

20%

说明:

1)各项成绩皆以100分制打分,期末根据比例汇入总评分。

2)出勤按教师课堂记分册上记录,

3、个人成绩考核标准:

表9成绩考核标准一览表

成绩名称

考 核 项 目 名 称

等 级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平时成绩

课堂出勤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课堂发言、课堂表现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作业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测验和课堂练习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期末考核

期末考试试卷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具体项目考核标准:

1、课堂出勤

考 核 标 准

得 分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100

不旷课,每迟到一次扣1分

70~90

每旷课一次扣10分

<80

2、表现

考 核 标 准

得 分

每人基础分为60分,每主动发言一次加5分

60~100

基础分100分,课堂上出现睡觉现象每次扣3分;

0~100

基础分100分,手机未交至教室后面的手机袋,每发现一次扣3分

0~100

基础分100分,做与本堂课无关的其他事,每发现一次扣3分

0~100

以上四项最终得分取平均数为表现分

0~100

3、作业

考 核 标 准

得 分

按照要求完成全部内容,答题准确,作业认真、书写工整。

90~100

根据上述标准有一般性小错误,作业较工整,小错误在两个以内。

80~89

根据上述标准,小错误累计在四个以内,作业工整程度一般。

70~79

根据上述标准,一般性错误累计四个以上者,或有一个原则性大错误,作业较潦草。

60~69

有两个以上原则性大错误。

<60

4、测验和课堂练习

考 核 标 准

得 分

课堂测验为百分制,按答题实际得分作为测验成绩

0~100

课堂练习为百分制,按答题的正确程度和条理进行打分。参照作业打分标准;

0~100

以上二项平均作为测验和课堂练习的综合成绩

0~100


5、期末考核:

考 核 标 准

得 分

按期末考试试卷的卷面成绩作为期末考核的成绩,百分制

0~100


六、实施要求

1.授课教师基本要求

①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②对建工行业有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③熟练掌握房屋建筑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④熟悉常用的建筑构造做法,了解构造范围的前沿发展动态和当地的构造通用图;

⑤具有一定的实际施工经验,有现场处理构造问题的能力;

⑥具有一定的构件建模能力。

2.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此部分主要填写本课程教学需要使用的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的相关信息。

(1)校内实训室(一个实训室一张表)

表10 计算机房

实训室名称

计算机房

面积要求

90m²

序号

核心设备

数量

备注

1

电脑

46台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各专业共用

2

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

46节点


3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

46节点


4

广联达安装算量软件

46节点


5

广联达计价软件

46节点

GBQ4.0版本

6

广联达BIM5D软件

46节点


7

广联达BI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

46节点


8

REVIT2017

46节点


9

品茗HIBIM

46节点


10

品茗模板设计软件

46节点


11

品茗脚手架设计软件

46节点


12

MagiCAD for Revit

46节点


表11项目管理实训中心

实训室名称

项目管理实训中心

面积要求

90m²

序号

核心设备

数量要求

备注

1

VR

1套

包含建筑、结构、水、电、暖

2

项目管理沙盘

6套


(2)校外实训基地

表12建筑构造课程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校外实训基地名称

合作企业名称

用途3

合作深度要求

1

广联达实训基地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

软件支持

注3:指认识实习、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

3.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模拟现场教学。应以典型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员工分组操作并行,员工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员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4.教材、数字化资源选用

表13《建筑构造》课程教材选用表

序号

教材名称

教材类型

出版社

主编

出版日期


《房屋建筑构造》

“十三”五规划教材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彭国

2014年版

表14《建筑构造》课程参考教材选用表

序号

教材名称

教材类型

出版社

主编

出版日期

1

《房屋建筑学》

“十三”五规划教材

北京邮电大学

出版社

袁金艳

2013年版

2

《建筑构造与识图》

“十三”五规划教材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马 琳

2017年版

3

《建设工程管理BIM技术应用》

活页教材

廊坊市中科建筑产业化创新研究中心

王旭育

2020年版

表15《建筑构造》及BIM建模课程数字化资源选用表

序号

数字化资源名称

资源网址

1

云课堂

建筑构造https://www.icve.com.cn/

2

智慧职教

REVIT建模https://www.icve.com.cn/portal_new/courseinfo/courseinfo.html?courseid=1oigabanbkdowkexvob-za

七、其他

①采集、编辑教学实物资料,丰富教学媒体,建立课程教学的有关资源库,并不断更新完善;

②注重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③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员工的实习实训需求。

2.13《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表1课程信息表

课程名称

建筑制图与识图

开课院部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课程代码


考核性质

考试

前导课程


后续课程

建筑CAD、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等

总学时

78

课程类型

理论课

是□

实践课

是□

理论+实践

是√

理实一体化

是□

适用专业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造价

表2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1

贾九荣

永利集团

副教授/二级学院经理

2

卢彦峰

永利集团

副教授/二级学院副经理

3

符惠萍

永利集团

工程师/建筑系主任

4

张新蕾

永利集团

讲师/办公室主任

5

朱溢镕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6

姜攀

永利集团

工程师

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定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含三方面要求:

其一,培养员工空间想象能力。在进一步学习的过程中,将制图的基本知识转化为以后在工程中需要。

其二,培养员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从开始学起,严格要求自己,为以后就业岗位和后续专业学习的需要打下基础。

其三,培养员工自学成才的能力。课前预习,可中带着疑问听课,课后通过练习验证书中的知识,不断提高自生能力。

2.课程功能定位


表3课程功能定位分析

对接的工作岗位

对接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

施工员

1.能够对常见的结构施工图进行识读;能进行基本的构件建模;

2.要熟悉各工序的搭接和配合,熟悉各工序的工艺标准和要求;能对工人的施工进行相应的指导;

监理员

1.能对承包单位投入工程的人力、材料、主要设备及其使用、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2.能复核或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工程计量的有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

3.能按设计图及有关标准,对承包单位的工艺过程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对加工制作及工序施工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4.能分析、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中出现的技术、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

BIM建模员

1.能进行建筑施工图的三维建模;REVIT建模软件的操作;

2.能进行常见族的创建,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参数族的他创建;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课程总目标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方法和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员工全面的人格。

2.课程具体目标

具体表述课程的内容及员工应达到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在进行目标表述时应以员工作为行为主体来表述,使用外显性行为动词。

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使员工掌握制图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方法两大部分内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员工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了解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做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的作图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

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4.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表4课程教学安排

序号

项目

(模块)

任务(单元)2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考核点

学时

1

绪论模块一

建筑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1.建筑制图标准

2.常用的制图工具

3.绘图的步骤和方法

1.制图的概念

2.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学习目的、方法

4.绘图工具、仪器和用品

5.简单几何作图

6.图幅

7.图线和字体

8.比例、图例和尺寸标注

1..建筑制图的标准

2.绘图的步骤和方法

6

2

模块2

投影的基础知识

1.投影的概念

2.平行投影的特性

3.三面投影的基本原理

4.点、线和平面的投影

5.立体的投影

6.轴测投影图的基本知识

1.投影的基本概念

2.平行投影的特性

3.三面投影的基本原理

4.三年投影的形成

5.三面投影的对应关系

6.点的投影的三面投影规律

7.直线的基本概念

8.直线投影的规律

9.平面的分类

10.平面投影的基本规律

11.平面体的投影

12.曲面体的投影

13.组合体的投影

14.组合体投影图的识图

15.轴测图的形成和特性

16.轴测图的分类

17.剖面图和断面图的概念

1.平行投影的特性

2.点线面的投影

3.立体的投影

4.组合体的识图

5.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4

3

模块3

剖面图和断面图

1.剖面图

2.断面图

3.投影图的简化画法

1.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形成

2.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3.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画法

4.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关系

1.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2.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画法

3.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关系

8

4

模块4

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1.建筑施工图的概述

2.建筑施工图首页

3.总平面图

4.建筑平面图

5.建筑立面图

6.建筑剖面图

7.建筑详图

8.建筑装饰施工图

1.房屋建筑的组成与作用

2.房屋建筑的分类

3.绘制房屋建筑施工图的有关规定

4.房屋建筑施工图识读

5.总平面图的图示内容与图示方式

6.建筑平面图的形成与用途

7.建筑平面图的图示内容和图示方式

8.建筑平面图的识读

9.建筑平面图的绘制

10.建筑立面图的形成和作用

11.建筑立面图的图示内容与图示方式

12.建筑剖面图的形成与作用

13.建筑剖面图的图示方式与图示内容

14.建筑剖面图的识读

15.建筑详图形成与作用

16.建筑详图的内容

17.建筑装饰施工图

1.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及剖面图的形成与作用

2.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及剖面图的图示方式及图示内容

20

5

模块5

建筑结构施工图

1.结构施工图概述

2.基础施工图

3.结构施工图

4.楼梯结构图

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识读

1.结构施工图分类和内容

2.基础平面图的布置

3.基础详图

4.楼层结构平面图的图示内容

5.楼层结构平面图的识读

6.楼梯结构图

7.楼梯结构图的识读

8.钢筋混凝土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9.钢筋混凝土柱平法施工图识读

1.基础平面图的布置

2.基础详图

3.楼层结构平面图的图示内容

4.楼层结构平面图的识读

5.楼梯结构图

6.楼梯结构图的识读

7.钢筋混凝土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8.钢筋混凝土柱平法施工图识读

20

表51+X证书制度下课程重构

任务

重点、难点、考核点

1+X(BIM)课程内容(初级)

总课时

融通课时

1.建筑制图标准

2.常用的制图工具

3.绘图的步骤和方法

1.建筑制图的标准

2.绘图的步骤和方法

制图标准,标注样式

6

2

1.投影的概念

2.平行投影的特性

3.三面投影的基本原理

4.点、线和平面的投影

5.立体的投影

6.轴测投影图的基本知识

1.平行投影的特性

2.点线面的投影

3.立体的投影

4.组合体的识图

5.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投影原理

24

6

1.剖面图

2.断面图

3.投影图的简化画法

1.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2.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画法

3.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关系


8


1.建筑施工图的概述

2.建筑施工图首页

3.总平面图

4.建筑平面图

5.建筑立面图

6.建筑剖面图

7.建筑详图

1.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及剖面图的形成与作用

2.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及剖面图的图示方式及图示内容

建筑施工图图识读

20

8

1.结构施工图概述

2.基础施工图

3.结构施工图

4.楼梯结构图

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识读

1.基础平面图的布置

2.基础详图

3.楼层结构平面图的图示内容

4.楼层结构平面图的识读

5.楼梯结构图

6.楼梯结构图的识读

7.钢筋混凝土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8.钢筋混凝土柱平法施工图识读


20


四、课程考核

(一)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本课程考核以过程性考核为辅,期末考核为主。课程考核的目的主要在于改革传统的员工评价手段和方法,注重员工的职业能力考核,采用项目评价、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提问、作业、平时测验及考试综合评价员工的成绩。

应注重对员工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员工给予积极引导和特别鼓励,综合评价员工能力,发展员工心智。

(二)课程考核方案

三年制《建筑制图与识图》属于考试科目,期末员工须参加统一考试。将期末考试与平时学习成果按适当比例综合,形成总评成绩。

1.采用百分制,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分别占总评成绩的40%和60%。

现象。

2.员工进行的作业、课堂答问、等活动,均列入员工平时学习成果中,教师应及时进行考核,记入平时成绩。

3.员工在上课提问及平时作业方面的出色表现,记入平时成绩。

4.考试以闭卷形式为主。学期成绩不合格者准予补考。

表6《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成绩总评表

考核项目

考核目的

考核标准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

评分比例%

过程考核

平时

成绩

(40%)

学习态度

训练员工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知识

优秀、良好、一般、差(4级制)

课堂发言、向老师提问情况

教师教学记录、玩手机等1次扣2分

5

上课考勤

员工考评、教师点名

平时到课

考勤登记表、缺勤1次扣3分

10

作业完成情况

按作业次数及质量

评定

按教材知识点完成情况

平时作业情况登记

15

平时考核

依据课程具体要求

按表现

教师教学记录

10

结果考核

期末

考试

(60%)

理论考试

(闭卷)

训练员工职业拓展能力

独立识图的能力及绘图的能力

本教材要求的知识点

按试卷要求折算

60

合 计

总评成绩

100

表7成绩考核标准一览表

成绩名称

考 核 项 目 名 称

等 级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平时成绩

课堂出勤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平时成绩

课堂出勤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课堂发言、课堂表现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作业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测验和课堂练习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期末考核

期末考试试卷(填空、选择、判断、简答、案例)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具体项目考核标准:

1、课堂出勤

考 核 标 准

得 分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100

不旷课,每迟到一次扣1分

70~90

每旷课一次扣10分

<80

考 核 标 准

得 分

每人基础分为60分,每主动发言一次加5分

60~100

基础分100分,课堂上出现睡觉现象每次扣3分;

0~100

基础分100分,手机未交至教室后面的手机袋,每发现一次扣3分

0~100

基础分100分,做与本堂课无关的其他事,每发现一次扣3分

0~100

以上四项最终得分取平均数为表现分

0~100

2、表现

考 核 标 准

得 分

每人基础分为60分,每主动发言一次加5分

60~100

基础分100分,课堂上出现睡觉现象每次扣3分;

0~100

基础分100分,手机未交至教室后面的手机袋,每发现一次扣3分

0~100

基础分100分,做与本堂课无关的其他事,每发现一次扣3分

0~100

以上四项最终得分取平均数为表现分

0~100

3、作业

考 核 标 准

得 分

按照要求完成全部内容,答题准确,作业认真、书写工整。

90~100

根据上述标准有一般性小错误,作业较工整,小错误在两个以内。

80~89

根据上述标准,小错误累计在四个以内,作业工整程度一般。

70~79

根据上述标准,一般性错误累计四个以上者,或有一个原则性大错误,作业较潦草。

60~69

有两个以上原则性大错误。

<60

4、测验和课堂练习

考 核 标 准

得 分

课堂测验为百分制,按答题实际得分作为测验成绩

0~100

课堂练习为百分制,按答题的正确程度和条理进行打分。参照作业打分标准;

0~100

以上二项平均作为测验和课堂练习的综合成绩

0~100

5、期末考核:

考 核 标 准

得 分

按期末考试试卷的卷面成绩作为期末考核的成绩,百分制

0~100

五、实施要求

1.授课教师基本要求

担任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须具有工科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持有教团队格证书;同时对本教材熟悉,对国家标准滚瓜烂熟,教学方式新颖,教学手段先进,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的。另外灵活运用本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按教学计划及时完成教学任务,编写教案。

2.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此部分主要填写本课程教学需要使用的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的相关信息。

(1)校内实训室(一个实训室一张表)

表8专业机房

实训室名称

计算机房

面积要求

90m²

序号

核心设备

数量

备注

1

电脑

46台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各专业共用

2

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

46节点


3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

46节点


4

广联达安装算量软件

46节点


5

广联达计价软件

46节点

GBQ4.0版本

6

广联达BIM5D软件

46节点


7

广联达BI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

46节点


8

REVIT2017

46节点


9

品茗HIBIM

46节点


10

品茗模板设计软件

46节点


11

品茗脚手架设计软件

46节点


12

MagiCAD for Revit

46节点


表9项目管理实训中心

实训室名称

项目管理实训中心

面积要求

90m²

序号

核心设备

数量要求

备注

1

VR

1套

包含建筑、结构、水、电、暖

2

项目管理沙盘

6套


(2)校外实训基地

表10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校外实训基地名称

合作企业名称

用途3

合作深度要求

1





注3:指认识实习、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

3.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程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信息化教学平台等,灵活采用项目驱动或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实行课内课外双线并行教学,运用讲授、讨论、案例等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进行课程考核。

4.教材、数字化资源选用

表8《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材选用表

序号

教材名称

教材类型

出版社

主编

出版日期

1

建筑制图与识图

规划教材

北京邮电

大学出版社

张喆

武可娟

2013.9

表9《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参考教材选用表

序号

教材名称

教材类型

出版社

主编

出版日期

1

工程制图与识图

规划教材

中国电力出版社

王侠

2009.1

2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规划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强

张小平

2001.8

表10《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数字化资源选用表

序号

数字化资源名称

资源网址

1

云课堂

http://ilearn.czie.edu.cn/

六、其他

1.教学所需硬件和技术支持:投影、多媒体教室、网络。

2.有关说明:任课教师按照本标准拟定授课计划,编写教案和授课笔记。

①采集、编辑教学实物资料,丰富教学媒体,建立课程教学的有关资源库,并不断更新完善;

②注重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③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员工的实习实训需求。

2.14 1+X(BIM)考核标准分析表

1.“1+X”建筑信息模型(BIM)初级证书考核标准分析

“1+X”建筑信息模型(BIM)初级证书考核标准分析

专业类别

BIM建模

等级

初级

授课方式

讲授+操作

总学时

44

理论学时

10

实践学时

34

适用对象

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初级BM建模-授课教师

先修课程

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构造、建筑材料、设备安装构造与识图等

制定单位

永利集团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的要求,彻落实《关于好首批1+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依国家职业标准,把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制定该课程标准;凝聚行业领域龙头企业、院校专家、科学制定和实施团队培养方案;确立以课程设计思路能力为本位、职业活动为导向专业技能为核心、思政教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基于“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初级BM建模的能力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确立以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习

目标

知识

目标

1.了解“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申报条件、考核办法、职业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等级初级BIM建模要求2.掌握工程制图和识图基础知识;3.熟悉建筑工程构筑物的构造、材料等相关知识;4.掌握阅读建筑工程图样的方法;

5.了解BM相关基础知识6.熟悉BM建模软件及建模环境7.掌握各专业BM建模方法:建筑专业BM建模、结构专业BM基础建模、设备安装专业BIM基础建模8.掌握BM模型属性定义与编辑;

9.掌握BM模型成果输出

能力

目标

1.能领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精神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有序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并结合员工学情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教学设施开展教学;

2.能正确、合理地绘制各种几何图形以及建筑类图形;

3具备应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知识的能力;4.具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正确BM建模的能力;

5.具备对BIM模型出图及图纸进行编辑、整理、打印等技能;

6.具各对BM模型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

素质

目标

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3.具备从容应对、善于沟通的能力:4.具备能审美、评判、改进的能力;5.具备科学缜密、严谨工作的能力;

6.具备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和遵纪守法,诚实信用,务实求真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

学习内容

1.BM基础知识:

2.BIM建模准备3.BIM构件创建、属性定义与参数设置4.BIM建模建筑专业

5.BM基础建模-结构专业6.BM基础建模-设备安装专业

7.BIM模型成果输出。

学习模块

模块名称

模块内容

学时

BIM基础

知识及BIM建模准备

BIM的概念、应用软件分类;BM的特点、优势和价值;BIM软件介绍;BIM建模精度等级;项文件管理、数据共享与转换;项目管理流程、协同工作知识与方法;BM相关标准及技术政策。BM建模的软件、硬件环境设置;BM建模流程、项目准备。

2

BiM构件创建、属性定义及参数设置

构件形状、属性参数编辑;常规定义构件的创建;概念体量的创建及应用等。

6

BM建模-建筑专业

以某工程项目为依据,进行建筑专业建模,创建墙体及幕、门专业窗、楼板、屋顶、楼梯及零星构件等BIM模型实体

24

BM基础建模-结构专业

以某工程项目为依据,行结构专业础建模,创建基础、结构柱、结构墙体、梁、结构楼板等BIM模型实体。

6

BM基础建模-设备安装专业

以某工程项为依据,进行设备安装专业基础建模,创建水管、风管、桥架及其他基础设备等BM模型实体。

4

BIM模型成果输出

标记创建与编辑方法;标注类型与其标注样式;注释类型与其注输出释样式;创建和编辑明细表;图纸创建与管理;视图渲染;创建漫游动画模型文件管理与数据转换等。

2

员工应有基础及课程衔接

1.学习本课程之前,员工应具各工程图纸的识读与绘制能力,了解相关范及建筑设计依据等;

2先修课程:专业认知学习、计算机础、建筑制图与识图、设各安装构造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础CAD

3.后续课程:建筑设计与BM应用、建筑设备与M应用、建筑结构与BM应用、建筑工程项日管理与BM应用、工程计量与计价及RIM应用等

考核

评价

理论考核+实操考核

教学

方法

任务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讲述法、观察法、展览评比法、成果汇报法

教师

要求

1.熟悉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2熟悉各种工程构筑物构造,具备识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与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体验4.熟悉BM技术及相关应用,具备熟练的BM建模能力

5.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具有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有教学组织经验、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等

编制

依据

本标准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制定。

2.“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中级建设工程管理证书考核标准分析

“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中级建设工程管理证书考核标准分析

专业类别

建设工程管理

等级

中级

授课方式

讲授+操作

总学时

120

理论学时

20

实践学时

100

适用对象

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中级建设工程管理类教师

制定单位

永利集团

课程设计思路

对接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中级建设工程管理类等级标准,以员工BIM建模、BIM计量计价、BIM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等力为核心,以典型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课程设计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将工程项目从工建模、数据集成、工艺优化、计量计价、协同管理等全过程贯穿,同时以员工BIM岗位职业成长规律,设计技能训练项目,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将员工BIM专业知识组织序化、BIM专业能力系统训练,达到BIM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递进式培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技术制图的国家标准知识;

2.掌握正投影、轴测投影、透视投影,形体的二维表达方法;

3.掌握建筑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方法;

4.熟悉BM的概念、应用软件分类、特点、优势、价值以及建模精度等级;

5.熟悉BM相关标准及技术政策,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知识;

6.掌握项日文件管理、数据共享与转换、项目管流程、协同工作知识与方法;

7.掌握BM建模工作环境设置;

8.掌握建模规则、设置建模样板的方法及建模流程;

9.了解项目各专业工作特点;

10.掌握专业构件的建模及相关参数设定的方法;

11.掌握专业构件几何信息及几何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操作的方法等;

12.掌握专业协中模型链接方式、共享坐标系、项目样板、统一模型细度、图标准等协同工作的方法;

13.掌握构件之间碰撞检查和问题标记管理的方法;

14.掌握项目各专业间专业协调的数据交换需求、协调流程和调整原则等;

15.掌握相关BM模型数据的导入方法;

16.掌握导出相关应用所需BIM模型数据的方法;

17.了解BM数据标准、BM数据格式以及BM数据相关标准,熟相关软件功能;

18.握视图设置及图纸布置方法,使之满足专业图纸规范;

19.掌握在图档中加入标注与注释的方法;

20.掌握图档输出设置方法;

21.熟悉相关软件功能、本专业的相关技术要求及规范等;

22.应掌握施工场地模型建立的方法,可进行合理性分析,适时调整方案;

23.熟悉施工现场布置要求与规范及相关软件功能;

24.掌握施工方案、施工工序、施工工艺三维可视化模拟方法,能制作施工动画,可指导施工并进行合理性分析,适时调整方案;

25.掌握运用模型进行施工动态管理的方法,将模型与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因素进行关联;

26.掌握基于BM的算量和计价等操作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

27.掌握项目各参与方运用BM模型进行协同管理的方法;

28.掌握运用BIM竣工模型进行竣工验收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应用建筑类专业制图标准,如图幅、比例字体、线型样式,线型图案、图形样式表达、尺寸标注等;

2.能识读绘制正投影、轴测投影、透视投影及形体图样;

3能识读绘制建筑工程图;

4.能热知并应用BM相关标准、技术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知识;

5.能应用项目管理流程进行项目文件管理、数据共享与转换、协同工作;

6.能应用建模规则、建模流程对墙体、柱、梁、门、窗、楼地板、屋顶与天花板、楼梯、管道、管件、机械设备等实体进行创建与编辑能设定各专业构件的相关参数;

7.能应用视图设置及图纸布置方法,输出平、立、部、三维视图及明细表,并满足规范要求;

8.能对BM模型视图渲染与创建漫动画;

9.能增加、删除、修改专业构件几何信息及非几何信息;

10.能对模型文件进行管理与数据转换方法;

11.能按照专业协调中模型链接方式、共享坐标系、项目样板、统一模型细度、出图标准等完成BM协工作;

12.能完成构件之间碰撞检查和问题标记管理;

13.能应用项目各专业间专业协调的数据交换需求协调流程和调整原则完成M数据交换;

14.能应用BM数据标准、BM数据格式以及BM据相关标准,运用相关软件功能导入导出BIM模型数据;

15.能应用施工现场布置要求与规范及BIM相关软件功能建立施工场地模型,完成场地布置合理性分析及方案调整;

16.能应用BM软件进行施工方案、施工工序、施工工艺三线可视化模拟、制作施工动画、指导施工并进行合理性分析及方案调整;

17.能运用模型进行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施工动态管理

18.能基BIM进行算量、计价及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19能运用BM模型进行协同管理;

20.能运用BM竣工模型进行竣工验收。

素质目标

1.具备组织协、合作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素质目标;

2.具各从容应对、善于沟通的能力;

3.具备能审美、评判、改进的能力;

4.具备科学缜密、严谨工作的能力;

5.备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和遵纪守法,诚实信用,务实求真,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

6.具备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7.具备利用软件帮助系统学习软件功能的能力;

8.具备利用网络资源自我学习的能力。

学习内容


1.建模流程、建模规则、设置建模样板的方法;

2.专业构件的建模、相关参数设定及专业构件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操作的方法;

3.构件之间碰撞检查和问题标记管理的方法;

4.BIM模型数据标准、格式及导入导出方法;

5.施工现场布置的依据、原则、内容、步骤及施工现场布置技术要点;

6.施工场地布置软件建立施工场地模型的方法以及对场地布置进行合理性分析与方案调整;

7.建模软件与动画制作软件相互之间模型的导入导出;

8.动画软件中模型的分解与整理;

9.模型构件的施工工艺、工序动画制作;

10.动画成果的渲染和导出;

11.施工动画的后期制作;

12.工程量清单的表达形式;

13.工程量影响参数的调整;

14.不同形式的工程量提取;

15.工程量的整合及数据输出;

16.工程量清单完成计价及参数调整;

17.导出符合M协同管理要求的文档;

18.平台管理类软件的操作界面;

19.BIM施工协管理的工作流程;

20.项目各参与方适用BM模型进行协同管理的方法;

21.运用BM竣工模型进行竣工验收的方法。

学习模块

模块名称

模块内容

学时

模块一

BIM模型建立

学习建模规则及建模流程,并通过识读专业工程图,对墙体、柱、梁、门、窗、楼地板、屋顶与天花板、楼梯、管道、管件、机械设备等实体进行创建与编辑;同时学习构件之间碰撞检查,按规范要求输出图纸的方法。

48

模块二

BIM施工场地布置

学习施工现场布置的依据、原则、内容、步骤及的技术要点,使员工掌握应用施工场地布置的技术要点使员工掌握应用施工场地布置软件建立施工场地模型的方法,具备对场地布置进行合理性分析及方案调整的能力,该部分内容可融入施工组织课程。

6

模块三

BIM施工方案模拟

在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动画制作软件对模型进行处理和整理、制作动画、后期渲染等环节,完成三维动画视频,实现施工方案施工工序、施工工艺三维可视化模拟,从而达到指导施工、技术交底等作用。

20

模块四

BIM计量与计价

在完成模型的基础上,完成模型工程量提取、工程清单的导出等操作,进一步对相应工程量进行计价工作,并完成计量计价报告的编写,为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依据。

40

模块五

BIM协同管理

在BM管理协作平台上能将模型与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因素进行关联,对项目进行施工动态管理,项目各参与方运用BIM模型对项目进行协同管理,从而实现施工的动态管理,并能完成管理文件数据的分析及导出。最终实现基于BIM技术的竣工验收

6

员工应有基础及课程衔接

1.在学习木课程之前,应具备工程识图与绘图、BM论等基本知识。

2.在此课程学习之前应学习的专业课程:建筑识图、建筑CAD、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等

考核评价

将1+X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入到课程评价标准中技能考核以理论+实操进行考核,其中理论占20分,主要考核职业道德、识图与绘图基本知识、BIM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实操占80分,主要考核建设工程管理的专业应用技能:总分60分及以上视为合格。

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讲述法、观察法、评比法、成果汇报法

教师要求

1.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2.熟悉建筑制图国家标准;

3.熟悉建筑信息模型(BM)相关标准、技术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知识;

4.具有一定的与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体验;

5.熟悉BM建模软件,具备熟练建模操作以及数据交换等能力;

6.具有一定的工程造价相关知识;

7.具有一定的动画建模与制作经验;

8.熟悉BIM施工管理软件,应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协同管理的能力;

9.具有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有一定的教学组织经验等。

编制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线标准》制定

2.15工程造价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表

工程造价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表

素质

1.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事业;

4.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

5.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社交能力;

6.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7.健全的法律意识;

8.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知识

基础知识:

1.掌握撰写常用的建筑应用文;

2.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3.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知识

4.掌握建筑法律基础知识;

5.掌握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

6.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常见的结构和构造知识;

7.掌握BIM建模基础;

专业知识:

1.掌握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

2.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过程及相关规范;

4.掌握建筑工程定额的原理、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建筑、装饰、安装工程

预、结算的基本知识;

5.掌握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措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相关知识;

6.掌握工程造价类专业软件;

8.BIM技术的应用等专业技术知识;学会相关软件的操作;

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能力;

2.具有处理一定的公共关系的能力;

3.具有熟练的语言表达和写作;

4.具有一定的劳动组织、专业协调协调和沟通能力;

方法能力

1.具有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的能力;

2.具有运用各种媒体获取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3.具有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查阅和学习相应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能力;

4.具有在学习、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归纳总结的能力;

5.具有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工作中的能力;

6.具有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决策的能力;

7.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

专业能力

1.具有撰写常用建筑应用文,能用一门外语进行常用的日常会话的能力;

2.具有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和分析建筑工程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

3.具有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能用计算机完成各类文字处理、表格

设计、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等工作的能力;

4.具有识读建筑工程图的能力;

5.具有制图、识图、测绘的能力;

6.具有分析、解决工程施工技术、组织、管理问题的能力;

7.掌握基于BIM的算量和计价的方法;能够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报价,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的专业能力;

8.掌握运用BIM竣工模型进行竣工验收的方法;

9.掌握运用BIM模型在安全、质量、进 度、成本等方面进行施工动态管理的方法;

10.能够运用BIM软件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11.掌握项目各参与方运用BIM模型进行协同管理的方法;

12.能够完成建筑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2.16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出版教材

近年来,教师参与撰写工程造价专业教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1本,参与教师:符惠萍。图书封页及前言见下图。


2.17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发表论文情况

[1]张新蕾,李鑫,孙拴虎,阎玉菡,齐海鹏.基于“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的《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风,2021(13):68-69.

[2]符惠萍,贾九荣.浅谈BIM技术与土木建筑类专业课程的融通[J].科技风,2021(20):109-110.

[3]贾九荣,李鑫,何蒙辉,朵开丽,卢彦峰.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及招生策略研究——以永利集团为例[J].才智,2019(32):134-135.

[4]张悦,苟强.疫情背景下建筑识图与构造线上课堂教学研究[J].山西建筑,2021,47(04):186-188.

[5]王斐,周鹏,孟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研究[J].四川建材,2021,47(10):205-206.

[6]王斐,周鹏.网络计划优化在资源有限的工期优化中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21(05):32-34.

[7]王斐,周鹏.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建材,2021(04):38-40.

[8]王斐,周鹏.无节拍流水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18):194-196.

[9]王斐,周鹏,孟旋.影响场地设计标高调整的关键因素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08):138-139.

[10]张新蕾.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对桩基受力的影响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03):58-59.

[11]张新蕾.黄土自重湿陷性影响因素试验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4):1-2+4.

[12]戚彦福,唐先习,孙拴虎,徐俊兵,刘博.基于不同风速的混凝土干缩特性及内部相对湿度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05):118-122+233.

[13]孙拴虎.风速对混凝土内部湿度场分布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05):78-82.

[14]孙拴虎,阎玉菡,李帅,齐海鹏,苟强.冲孔桩施工对邻近土窑洞影响的监测与窑居加固浅析[J].低温建筑技术,2020,42(09):96-99.

[15]孙拴虎,唐先习,何勇,袁志伟,黄海.基于寒旱地区冲击回波法混凝土无损检测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8(08):22-26.

[16]孙拴虎,唐先习,何勇,张景伟,陈备备.基于西北地区道床板裂缝损伤等级的防裂治裂措施探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04):38-41.

[17]阎玉菡,孙拴虎,李帅,齐海鹏.桥梁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桥梁结构的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21,50(02):35-38+58.

[18]阎玉菡,孙拴虎,齐海鹏,李帅.高速公路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21,50(08):55-57+71.

[19]齐海鹏.桥梁施工中应力监控实测数值修正[J].甘肃科技纵横,2021,50(08):49-51.

[20]齐海鹏,李帅,阎玉菡,孙拴虎.桥梁桩基础完整性检测技术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20,49(08):50-52.

[21]李帅.空腹箱形配斜拉钢筋SRC柱压弯剪扭抗震性能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20,49(05):26-29.

[22]李帅,齐海鹏,孙拴虎.空腹箱形SRC柱压弯剪扭复合受力性能提升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20,49(03):35-37+19.

[23]李鑫.水射流切槽条件下煤岩体起裂压力的计算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3):60-61.

[24]李鑫.水射流切槽条件下煤岩体起裂压力的计算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3):60-61.

[25]屈娜,屈晓磊.“人工智能+”背景下《老员工心理健康》教学改革探讨[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06):133-134.

[26]南苑.自媒体时代老员工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研究[J].商业文化,2021(15):124-125.

[27]何睦.高校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J].商业文化,2021(15):56-57.

[28]屈娜.百万扩招背景下超星平台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09):129-130.

[29]黄可,严雨非.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策略[J].就业与保障,2021(08):113-114.

[30]华怡夏.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01):157.

2.18 2019年度陕西高等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项目《基于“1+X”证书制度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项目编号:19GY039

陕西高等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

项目类别

一般项目

项目名称

基于“1+X”证书制度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项目主持人

张 琴

项目参与人

贾九荣、符惠萍、卢彦峰、张新蕾、朱溢镕

起止时间

2019年12月-2021年6月

集团名称

永利集团

通讯地址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宝福路56号

邮政编码

721001

联系电话

13619270607

E-mail

zhangq@sxjdzy.cn

填表时间

2021年8月22日

目 录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及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二)“1+X”证书制度

(三)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1+X”的专业教育模式

(五)“1+X”(BIM)考评大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1+X”证书制度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

(二)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三)探索1+X(BIM)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

五、课题研究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BIM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课题的确定

(二)成立课题组

(三)查阅资料及现场调研

(四)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

(五)实践应用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

(一)制定出建筑类专业符合“1+X”证书制度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方案

(二)构建了“1+X”(BIM)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三)探索出一条公司“1+X”(BIM)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

(四)发表论文二篇

(五)间接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结论

(一)“1+X”(BIM)书证融通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系统设计

(二)“1+X”(BIM)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制度保障,建立校企多元协同联动机制

(三)“1+X”(BIM)人才培养需要赋能教师,组建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实现课堂革命

(四)“1+X”(BIM)人才培养需要激活教法,打造X证书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

(五)“1+X”(BIM)人才培养需要文化融入,打造专业特色文化品牌

九、课题的创新点

十、课题的推广应用

十一、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

(一)1+X证书制度下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1+X证书制度下团队队伍有待于进一步结构优化

(三)1+X证书制度下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不够匹配

十二、参考文献

摘要

本课题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精神,在公司开设了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BIM)专业,并成为首批“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和考核站点的情况下,分析了目前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了大量“1+X”证书制度的理论,分析了国内的“1+X”证书制度的实践和普及状况,以工程造价专业为试点,进行书证融通和课证融通的实践。课题在研期间,将“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教师培训、技能大赛、产教融合等紧密结合,全面推广“1+X”证书制度,促进“1”与“X”的有机衔接,提高现今职业教育质量和员工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建筑业复合型人才。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1+X”(BIM)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探索出一条公司“1+X”(BIM)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对于建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1+X”证书;BIM;人才培养;课证融通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行业、市场现状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目前,BIM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全球建筑行业提质增效的主流趋势。BIM技术的巨大价值已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针对BIM技术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或技术标准。随着国内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带来的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形态,正成为建筑业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驱动力。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只有契合BIM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才能走上建筑企业的岗位,成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据调查,建筑企业对于“1+X”BIM证书认可度很高,大部分企业都愿意吸收持有“1+X”BIM证书的工程造价毕业生。工程造价专业应满足“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与建筑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建筑信息模型(BIM)持证员工,将有效填补当前建筑产业中BIM技术人才缺口,提升工程建设领域BIM应用能力,助力未来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通过搜索BOSS直聘和建筑英才网等知名招聘网站上BIM相关人才职位需求发现,当前对应届BIM实习生和有经验的BIM工程师都有比较大的需求量,但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对企业BIM相应岗位对BIM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进行了相关调研显示,93.02%的企业认为BIM技术人员应具备良好的BIM软件应用操作能力、83.72% 的企业认为还需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其他能力排序依次是3D模型的沟通协调能力、BIM 正向设计能力、工程实际施工能力和双创能力,细分到各类软件应用能力,Revit建筑建模与应用能力、

BIM模型协调和运用能力两项能力的重要性排在前两位。

走访企业过程中发现,对BIM人才有需求的企业同样比较看重BIM人员的软件应用能力,同时还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少数软件开发企业对BIM研发能力有需求。BOSS直聘和建筑英才网等知名招聘网站上招聘BIM实习生的岗位都对建筑基础知识和识图能力、运用revit软件进行各专业BIM模型创建能力 等有较高的要求;BIM工程师等岗位同样要求有较高的BIM软件应用能力,同时对运用BIM模型进行项目管理及BIM正向设计能力等有要求。近年来,工程总承包企业的BIM 人才储备情况,BIM实施业绩被越来越多的业主单位重视且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BIM人才储备情况及BIM实施业绩对于建筑企业自身而言,已 经完成了从“技术加分项”到“技术门槛项”的转变。市场的 必须需求迫使所有建筑企业必须迎面出击。对建筑人才的培养除了自身单位培养外,也更重视在应届毕业生招聘的时候附加掌握BIM技术知识的条件。

2.相关政策背景

2015年6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2017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要求,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目前,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全面开始落实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度,大力推进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根据《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BIM成为“十三五”建筑业重点推广的5大信息技术之首;进入2017年,国家和地方加大BIM政策与标准落地,《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7》将BIM列为信息技术之首。2019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BIM新职业。

3.“1+X”BIM证书概述

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将建筑信息模型(BIM)定义为:在建设工程及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阶段全寿命周期创建和管理建筑信息的过程,全过程应用三维、实时、动态的模型涵盖了几何信息、空间信息、地理信息、各种建筑组件的性质信息及工料信息。按照《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主要涉及工程图纸识读与绘制、BIM建模软件及建模环境、BIM建模方法、BIM属性定义与编辑和BIM成果输出5个技能点;中级主要涉及BIM模型构建、专业协调、BIM数据及文档的导入导出、专业应用4个技能点;高级主要涉及BIM实施规划及控制、BIM模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BIM模型多专业综合应用、BIM的协同应用管理、BIM集成扩展应用5个技能点。与初级技能点融合的课程以专业基础课为主,与中级技能点融合的课程涉及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此外,在专业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中可以考虑设置与高级技能点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为对员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4.课题研究背景

我国系统的开展BIM专业人才培养的时间较晚,BIM技术人才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2019年4月,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13个新职业信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被纳入新职业范畴。与此同时,教育部职成司以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首批6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之一,可见我国对大力推进BIM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许多政策上的支持。但BIM人才培养仍存在的以下问题:

1)BIM教学普及度和深度不够,未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度融合,由于BIM教学资源和团队有限,一般只在某个特定专业或班级开设,覆盖面不大。且有些专业对BIM的认识较为狭隘,认为BIM教学只是一种简单的三维建模软件,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教授如何操作和使用软件,忽略了对BIM理论知识的教育及BIM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2)各专业之间独立开课,相互孤立,未形成体系BIM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实际工程中只有通过建筑、结构、装修、设备、造价、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的相互协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但就目前的开课情况来看,各专业自行开设BIM课程,没有形成一个基于BIM的教学体系,BIM涉及的各专业间相互孤立,BIM教学碎片化。零散的BIM教学课程设置,使得BIM的核心价值无法体现。

3)BIM教学团队力量较薄弱,满足不了全院员工的选课教学和考证培训需求。由于国内各院校设置BIM有关课程的时间较短,团队严重不足,原有的团队中能熟练掌握BIM技术的、有工程实践经验的老师更少。BIM技术教师不仅要会BIM建模,掌握相关BIM应用软件的操作技术,并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设计、成本分析、施工管理等综合能力。但以目前情况来看,许多教师自身对BIM技术也只是一知半解,在整个BIM教学过程中力不从心,无法给予员工良好的技术指导,满足不了全院员工的选课教学和考证培训需求。

4)BIM教学条件和实训室建设滞后于校企合作的进程,由于BIM发展较新,且BIM建模软件对硬件的要求较高,很多院校原有的实训室无法满足BIM教学和实训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建设和升级。

公司设立有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相关专业,成为首批“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并积极申请了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站点,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支撑和平台。学校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精神,开展“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了将“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落地生根的意识,并积极推行“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校内的实践,为确保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

集团初步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机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深化学校公司产品改革,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建立了校产一体的现代学徒制双元培养的内部运行机制;初步构建了独具公司特色的“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制定了“双导师”遴选、培训、考核制度。2018年陕西省举办了第一届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BIM)赛项,公司经过半个月的紧张备赛,取得了二等奖的成绩,也使得公司的部分老师借此机会对BIM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一定的BIM技术资料的积累。因为2019年开始推行1+X证书制度,公司也申报试点和考点成功,对于该开展类似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综上背景,本课题以基于“1+X”证书制度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为题,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是首批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之一,公司又是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考点院校。在此背景下,针对当前建筑类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符合“1+X”(BIM)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法,制定符合“1+X”(BIM)证书制度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

(二)研究价值及实践意义

1.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相关文件精神

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文件中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旨在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引导以社会化机制建设新型的职业技能水平评价证书,并在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度融合,同步促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加快培养市场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进而畅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随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由此可见,“1+X”证书制度将会是未来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重要机制,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

职业院校开展“1+X”课证融通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等文件精神,紧贴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新要求,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和提高公司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该项工作因时代要求 和类型特点需要对其相关的开发原则与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

2.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解决技术服务型技能人才需求

“1+X”证书制度推行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通过强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构建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有效举措,科学、规范、合理的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推动“1+X”证书制度的实施,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及深度的校企合作都是深化课证融合课程体系落实的有力保障。工程造价专业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依托专业之一,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等措施,相信会在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解决社会对技术服务型技能人才需求方面取得预期的效果。

3.鼓励员工积极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在“1+X”证书制度中,“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是员工通过国家考试制度被录取后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相关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员工毕业后将获得由教育部门颁发的毕业证书。该证书能够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同质资格证的若干等级层次,依据学习成果等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二是指不同质的职业资格证书。“1+X”证书制度最大的亮点就在于“X”的多种可能性,能够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高职员工,同时满足不同行业用人需求的多层次性。当前,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员工在获得学历证书、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同时,积极考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4.结合“1+X”(BIM)证书需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优化课程设置

如何将职业技能证书岗位技能培训内容与学校的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是职业院校“课证融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职业教育“1+X”(BIM)证书有独立的考核体系,但是作为教学单位以及考证主体,如何以证书考核为导向,建立课证并行的专业技能考核体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5.在“1+X”证书制度引导下,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机构的培训和研修,掌握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及时更新知识体系;“1+X”证书制度试点后,现有教材内容已经滞后于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作为完成标准教材编写的教育培训组织,可以与高职院校联手,共同开发适应专业教学的教材。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职业技能等级团队培训是一个良好契机,这里聚集了全国各地与X证书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通过这一平台,教师之间可以深入开展教学交流、学习和借鉴,探索某专业、某课程先进的教学方法。摒弃以前固化的授课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员工为中心,引导员工自主学习,培养员工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6.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

信息化、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急需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人才,建筑行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已加快推进,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前瞻性方面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X”证书制度的实施,把社会化机制建设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将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从而实现“员工到企业员工”的无缝衔接。

7.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学习和借鉴了不少国外成功案例,如美国“社区学院”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加拿大“能力为本”模式、英国“三明治”模式等。与此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也从未停止。“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趋于完善的重要步骤,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推行“1”和“X”的科学、合理、有效衔接,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技能证书培训内容,细化标准要求,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优化,提升专业内涵建设,从而将“校企协同育人”“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一系列职业教育理念贯彻到公司产品之中,实现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8.有利于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生态链

实施“1+X”证书制度,将会大幅度提高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公司产品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创职业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贯彻“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评价标准落地,从而形成、优化“产—学—研”一体化教育生态链,整合职业院校、社会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办学的活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郝丽(2015 年)提出了职业院校BIM人才培养要求的四个方向,第一是开设BIM课程,不是简单的开设一两门软件课,而是单独开设BIM类的专业课,这样可以让员工系统的学习BIM的基本概念和底层原理以及实践运用;第二是开设BIM实践环节,BIM的实践性特别强,实践环节要以员工为主,自由灵活,结合真实具体的工程案例,有助于提升BIM综合应用能力;第三是开设BIM方向毕业设计,在平时的教学安排中不设置BIM教学,只在最后毕业设计时,设置BIM方向,让员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找资料,自己学习并完成任务;第四是多课程贯穿应用,在建筑设计,电气,施工,预算,测量等不同课程的教学中尽量使用BIM技术,建立一个可供多课程使用的通用平台,与BIM的天生优势多方协同应用无缝对接,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张尚,任宏,Albert P C Chan(2015年)提出BIM改革要考虑员工基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的连续性;调整BIM知识覆盖面,根据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培养目标,灵活调整BIM课程比例;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不搞大跃进,以点带面,逐步探索和完善,以减小改革阻力;配备满足要求的团队和教学设备;举办专家讲座,逐步改变人们对BIM的排斥态度;尽量使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员工的理解,提高员工对BIM的应用能力;鼓励员工自学,BIM知识体系庞大,有限的课时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要激发员工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赵彬,肖芎(2016 年)总结了国内职业院校培养BIM人才的问题,并指出了完善基础工作,优选或自编教材,建设实训基地;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多方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成立BIM社团,积极参加各种省市国家级的BIM竞赛,以提升员工就业的竞争力。

李倩,王雪锋(2016年)指出了参加BIM比赛,增设BIM方向的毕业设计,开设BIM课程三种方式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了多课程联合教学的方式,将BIM知识和现有的建筑类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并给出了针对BIM多课程联合教学的六个建议,这种方式会降低对老师的要求,不同课程的老师只需掌握所负责课程的BIM知识,而且,利用BIM的可视化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员工的认知能力,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使得专业知识和BIM知识融汇贯通。

王小华,郑非,刘兵(2018)提出要不同的专业学习不同的软件,由于整个建筑类的细分方向太多,不可能让每个员工都学习所有的软件,这样没有必要,也不现实,应该根据以后将来从事的工作常用的软件来决定学习内容,造价专业的员工侧重学习算量相关的,工程技术方向的学习施工类的软件,建筑学的学习设计类的软件,这样有取有舍,可以合理利用学校有效的资源,也可以减轻员工负担,节省时间,让员工集中精力学好专业相关的软件和知识。

黄达,陈宣东,戴成元,刘光焰(2018)提出了BIM的课程体系的修订方案,将BIM知识分为了三大块,分别是BIM基础课程,BIM应用课程和BIM实践课程。低年级偏重相关的理论教学,中年级开设应用课,高年级增加实训课,在时间和教学手段上都做了科学的规划,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

韩风毅,林书帆(2018)研究了美国普渡大学,作为全美第一个开设BIM专业的大学,普渡大学的经验研究成果都非常丰富,在BIM教育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对新生重点关照,成立的有关新生的“新生工程学系”,目的就是让新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行业领域有个新的认识。二是学院花重金为员工配备了先进的硬件设备,除了计算机,还有液晶屏,放映机,方便员工学习Revit等和BIM相关的知识和软件。三是实践课的比例超过了1/3,由于BIM的实践性和功能强大的特点,传统的课堂讲授无法让员工真正领会BIM的功能和价值。通过真实的工程案例,能够激发员工的兴趣,而且让员工亲眼见证BIM的优势,会让员工更有学习BIM的激情。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最近几年,BIM技术发展迅速,国内的很多院校都开设了BIM课程,并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虽然已经迈出了BIM教学第一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国内土建类专业 BIM 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有待加强,BIM 与既有专业课程的植入和融合不足,政策的支持不够,校企联合培养仍需规范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文件中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旨在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引导以社会化机制建设新型的职业技能水平评价证书,并在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度融合,同步促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加快培养市场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进而畅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

(二)“1+X”证书制度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校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作为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和制度设计,需要通过试点稳步推进。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员工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员工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1+X”证书制度将会是未来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重要机制,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

深刻认识“1+X证书”制度创新的重大意义,对开展相关试点工作、做好本课题研究极其重要。“1+X”证书制度试点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需要。“l+X”证书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实行“1+X”证书制度,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的重要制度设计,有利于激发员工学习动力,实现精准育人和高端育人,有助于推动研制现代职业教育系列标准,建立中国特色的资历框架和终身教育体系。

院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结合本次课题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择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确定参与试点的专业。二是统筹专业(群)资源,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有关专业教学标准,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选派教师参加有关培训。三是根据在校员工取证需要,对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或者需要特别强化的实训,在培训评价组织支持下,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同时可面向社会成员开展培训。四是按程序申请设立为考核站点,配合培训评价组织实施证书考核。

(三)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就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体系而言,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工料测量(QS)体系和美国的工程造价(CE)体系;QS体系强调成为工料测量师首先要有工料测量学历,工料测量师围绕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工期和质量的目标,从管理科学的角度出发,运用专业技能开展建设全过程各阶段工作,由此提升项目价值。CE体系对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取得进行了严格的管控,要求必须先获得工程团队格或者有工程技术教育背景,方能通过全面造价管理学(AACE)组织的资格考试获得造价工程师专业资格,并以此名义进行执业。

国际上工程造价高等教育通过专业认证制度与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制度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毕业生想要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通常需要先参加获得认证的专业本科教育。发达国家通过由行业协会主导的专业认证制度的实施,将行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带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来,确保专业教育体系设置的专业性,保证和提高专业人才的输出质量。因此其专业教育具有课程设置与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学科定位准确、课程设置合理,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员工实践动手能力等特点。

国内郝敏提出建立以学校为主体,以项目导向教学法为主,按照专业认证与评估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教学模式。黄建瓯等认为应从当前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模式的短板处进行改革,重点从认证模式、专业课程团队建设、产学研融合和课程设置上进行建设。袁建林提出实施“双证融通”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改革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吴瑛提出体现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思路。尹贻林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从教学体系构建、团队的培养和建设两方面构建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颜红艳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人才考核等方面探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途径。郭晓剑等构建了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国内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培养模式有各自的优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因各种主客观因素而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在研究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和国家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四)“1+X”的专业教育模式

“1+X”的专业教育模式是在1+X证书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则是通过德育思政课程、基础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保证员工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考虑通过集训补充课程模块,让员工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院校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l”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员工就业能力。BIM应用技术的教学可以采用“书证融通”的专业教育模式,通过高校与行业协会合作培训,进行工程造价BIM技能证书认证的试点工作。采用集中授课、上机考核的方式对BIM技能证书进行认证考核,若员工考核通过,则获得BIM技能证书。

为确保造价专业员工能够扎实掌握BIM技术,首先应在工程造价的课程体系中,引入BIM技术与应用、BIM软件建模等课程,该类课程的设置能够让专业人才具备使用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模、计量、编制工程量清单的能力。其次应建立BIM工作室,进行校内模拟仿真的实践教学,由企业提供实际工程项目,通过产学合作的方式为工程造价专业员工在校期间提供一个基于BIM技术的学习与实训平台。让工程造价专业员工在实践中学习并通过参与实际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业务获得成长,在BIM工作室的学习和经验积累中,以便今后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信息智能化的行业发展。最后可以通过开展多专业协同的基于BIM技术的联合毕业设计,以一个建设项目决策咨询、设计准备、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管理、设备定制、材料采购、造价管理、建设监理和竣工验收等全过程项目管理为对象,并利用BIM技术将这些项目管理与咨询环节贯穿起来,让各专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的内容。

(五)“1+X”(BIM)考评大纲

BIM全称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和优化性等特点,可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数据共享和传递,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对建筑信息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促进项目各建设主体协同工作,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等。2019年4月,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13个新职业信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被纳入新职业范畴。与此同时,教育部职成司以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首批6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之一。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考评是对BIM技术应用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考核,是人才选拔的过程,也是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高职院校及以上在校员工和工程行业从业人员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的编制坚持“与我国BIM应用的实践相结合,与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相结合,与用人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编制原则,力求在基本素质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实践,重点测试考生对于BIM知识与技术实际应用的能力。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考评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分别为BIM建模、BIM专业应用和BIM综合应用与管理。BIM建模的考评不区分专业,要求被考评者熟悉BIM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技术特征,能掌握BIM软件操作和基本BIM建模方法。BIM建模考核重点在模型创建能力,能够创建建筑工程的基本模型,进行标注、成果输出等应用。BIM专业应用的考查在于考核被考评者在专业领域中应用BIM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按专业领域,本科目的考评分为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专业应用、结构工程类专业应用、建筑设备类专业应用、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应用共四种类型。考查内容为结合专业,应用BIM知识与技能的能力。BIM综合应用与管理考评旨在考查被考评者运用BIM技术,进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BIM技术在多专业、多单位综合协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与成效。考查内容包括组织编制和控制BIM技术应用实施规划、综合组织BIM技术多专业协同工作、BIM模型及数据的质量控制以及多种 BIM软件集成应用等能力,并检查被考评者对BIM技术前沿和未来应用及潜在价值的认识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公司建筑类专业开设课程、课时、培养现状的分析,对BIM证书与专业课衔接融通的研究和对新形势下“1+X”BIM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助推公司建立符合新形势下“1+X”BIM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体制,使公司建筑类各专业毕业的员工,均具有学历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使员工职业渠道更宽广,职业生涯更顺畅。

制定建筑类专业符合“1+X”证书制度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方案。搜集公司建筑类专业历年毕业生的实习及工作岗位、薪资、发展潜力等各方面数据,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现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优点与不足,通过借鉴、学习、深入调查、专业试点等方式,探索符合“1+X”(BIM)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法,制定出符合“1+X”(BIM)证书制度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1+X”(BIM)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课证融通体系是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公司对标“X”证书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并将它们融入专业课程,做到紧密结合、有机衔接。

依据“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文件精神,以学校试点班级为载体,研究符合“1+X”BIM证书制度且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专业课程“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在高职院校将“1+X”证书制度建筑信息模型(BIM)落地生根,如何有效地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坚持以员工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途径和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1+X”证书制度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

从BIM 技术的应用价值,BIM 技术人才需要分析,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分析等方面分析BIM 技术融入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搜集公司建筑类专业历年毕业生的实习及工作岗位、薪资、发展潜力等各方面数据,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优点与不足,通过借鉴、学习、深入调查、专业试点等方式重构符合“1+X”(BIM)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在理论课程中融入BIM技术,开设BIM技术相关课程:广联达BIM算量软件、BIM 技术(Revit 建模软件),在毕业设计阶段进行BIM综合实践等。

(二)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虽在培养方案中开设有占比50%左右的实训实习课,但部分专业课往往因为软硬件设施、团队、课时等方面的限制,实践环节较少,理论联系实践方面不够深入,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不利。本课题将依托“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研究如何在专业课中融入BIM相关课程,使员工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度融合,做好课程体系的建设,实现BIM技术在专业课程中的深度融合,拓宽员工就业渠道。本课题将在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争取形成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

(三)探索1+X(BIM)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

依据“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文件精神,以学校试点班级为载体,研究如何在高职院校建立符合“1+X”(BIM)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体包括教学方式的改革,员工学习方法的改进,以及教材的选用,团队的提升,软硬件的定期更新等措施,以学校试点班级为载体,依托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专业基础课,探索专业课程“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研究法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文献,整理文献和综述文献。文献研究法是做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本文从相关图书,国家发布的文件,以及各种报刊杂志中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总结,为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就是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规律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在教育中主要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几个有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寻找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寻求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问卷调查法:研究者收集资料的一种手段,根据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将问卷分发给与研究有关的人员,请求填写答案,然后对问卷回收整理和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是实地研究的一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得到了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者认可和运用。涵盖了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等,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手段。

通过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团队队伍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和工程造价专业评估与认证等相关文献资料的大量阅读与研究,总结出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明确我国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注册执业资格制度对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明确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查找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劣势,参考“1+X”证书制度,职教20条等进行实践,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阐述具体实现措施,能够通过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毕业要求,科学地制定培养计划,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期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并由此探索出以职业能力和执业资格能力为导向,职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契合时代要求的培养模式。

本课题将综合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按照构建分析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及研究设计、解决关键问题的研究思路,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实行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动态的推进方式,制定了具体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1)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信函等形式,开展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市场的信息收集及调研活动,进行综合分析;

2)通过整合和组织,将组织一系列的培训、研讨、经验交流、参观考察、专家指导等活动。如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指导和讲课,邀请软件公司的专业人员来校为教师讲解软件的操作等;

3)争取政府政策、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如与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等;

4)积极向省内外优秀高职院校学习,汲取他们在相关研究、实践方面的经验与优势;

5)创新学习,积极实践,在公司建筑类专业课中融入相关BIM软件课程。例如在《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中融入REVIT建模,用二维图纸与三维模型对照;在《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融入BIM5D,使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成立“1+X”BIM研究小组,定期组织学习,有效推进对学校“1+X”BIM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同时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BIM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课题的确定

2017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整个建设项目过程包括前期规划、现场勘察、设计、建设施工和后期运营维护,要求必须在BIM技术支持下完成。我国对BIM技术的研究应用起步较晚,虽然BIM技术已逐步推广,但BIM技术人才缺口依然很大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建筑行业内紧缺的BIM技术人才的数量达到约60万,包括:BIM工程师、BIM项目管理师、BIM复合型工程师。BIM技术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 5个 “1+X”职业技能证书试点之一,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技术。但高职院校在BIM技术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传统培养模式束缚BIM技术的推广,教学团队力量薄弱无法满足BIM类课程的教学,BIM实训教学建设滞后等问题。

具体到建筑类课程的教学中,员工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空间想象力差,看不懂图纸,而建筑类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员工空间想象力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员工兴趣不浓。在此背景下,响应国务院的“1+X”证书制度,兼顾建筑业的发展,同时进行教学改革,将“1+X”证书制度与员工的培养相结合已经是摆在所有职业院校面前的课题。

(二)成立课题组

2018年陕西省举办了第一届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BIM)赛项,公司经过半个月的紧张备赛,取得了二等奖的成绩,也使得公司的部分老师借此机会对BIM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一定的BIM技术资料的积累。

2019年开始推行“1+X”证书制度,公司也申报试点和考点成功,对于该开展类似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公司成立了以副经理张琴为组长的课题组。经过数次商讨,最后将课题名称定为《“1+X”证书制度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承担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制定、审核,BIM相关课程教学等工作的教师也参与其中。

(三)查阅资料及现场调研

1.制定计划

在调研工作开始之前,制定调研工作计划,(附资料收集清单、问卷调查表,见附录8)提前发给企业。让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第一个调研、学习企业为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间为2019年12月。

第二个调研、学习企业为中建八局宝鸡大剧院项目。时间为2020年3月-4月。

第一个调研的高职院校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同时调研其陕建集团承建的新校区项目。调研时间为2021年4月-5月。

第二个调研的高职院校为陕西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时间为2021年5月-8月。

2.人员安排与分工

本课题组的所有人员均有参加,具体任务安排如下:

表1 人员分工表

工作单位

主要研究领域

内容

张琴

永利集团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三教改革实践研究

贾九荣

永利集团

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学、管理学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

符惠萍

永利集团

工程造价/BIM

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实践

卢彦峰

永利集团

建筑工程技术

制度建设、实施条件建设研究

张新蕾

永利集团

建筑工程识图

课程开发研究

朱溢镕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教育信息化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和研究

3.主要调查步骤

(1)参观工地,了解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上的应用现状;

(2)部门走访,了解企业对于BIM技术人才的具体需求;

(3)开座谈会,将参观和走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讨论;

(4)资料收集,对于调研中遇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总;

(5)信息交流共享。由公司领导向企业介绍公司员工的培养现状,就业情况等,让企业对公司员工的专业开设,课程开设,人才培养方案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6)调研总结。公司在对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完成后,对本次调研召开总结会,进行了全面总结,总的来说,调研是符合预期的,所有调研任务基本完成。

在调研过程中尚有一些不足和缺点,主要表现在:BIM技术应用主要是听讲解员进行讲解,看陈列室的视频进行,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去现场实地感受一下安全和质量问题在终端的管理。于是在参观陕西建工集团陕工职院校区工地时,我们对于调研计划稍做了一些调整。

(四)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

1.统计分析

首先对公司近三年毕业生中从事BIM技术的员工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2 建筑企业对BIM技术需求量统计表

年级

专业

毕业

人数

从事建筑

业人数

从事建筑业BIM岗位人数

所在单位对BIM技术有需求的人数

2019

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55

41

5

20

2020

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58

43

12

28

2021

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60

46

15

39

图2 企业BIM技术应用人才能力需求

同时,通过已毕业的员工和扩招员工、八大员培训学员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调查BIM技术在建筑类企业的应用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见附录8)150份,收回115份。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3 企业BIM技术应用情况调查表(只统计居于占比前五的选项)

序号

主要问卷内容

选项企业数量小计及所占统计企业比率

A

B

C

D

E

1

企业所在地区?

西安

宝鸡

咸阳

榆林

延安

42

32

28

8

5

36.5%

27.8%

24.3%

7%

4.4%

2

企业是否接触过BIM技术?

用过

只听说过没用过

没听说过

61

54

0

53%

47%

0

3

企业接触过或使用过的软件有哪些?

广联达

品茗

鲁班

红瓦

其他

73

15

4

3

20

63.5%

13%

3.5%

2.6%

17.4%

4

BIM技术对企业的价值如何?

价值很大

有一些价值

不好说

没有价值


12

35

65

3


10.4%

30.4%

56.5%

2.6%


5

企业应用的驱动力是?

业主对的使用提出了确切的要求

看到其它的单位通过受益,所以想尝试

出于自身对的学习和认识,认为可能会带来效益

自身的管理需求

其它

36

32

12

3

0

31.2%

27.8%

10.4%

2.6%

0

6

企业应用BIM技术处于什么层级?

小项目试验

大项目局部应用

大项目整体应用

公司流程化应用

其它

0

36

5

2

18

0

59%

8.2%

3.3%

29.5%

7

企业员工对BIM的态度是?

觉得是新的技术,非常有好奇心,愿意去学

对新事物有排斥心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对BIM技术没有信心,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较低

其它


12

27

29

47


10.4%

23.5%

25.2%

40.9%


8

企业的项目模型的来源是?

从业主方获得

由设计院建立

自行建模

由第三方的咨询单位建立

其它

0

0

34

27

0

0

0

55.7%

44.3%

0

9

企业使用过以下哪些应用?

可视化设计

深化设计

进度管理

成本管理

质量管理

28

22

7

3

1

45.9%

36.1%

11.5%

4.9%

1.6%

10

企业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带来哪些应用成效或价值?

虚拟施工,方案优化

精确算量,成本控制

碰撞检查,减少返工

现场整合,协同作业

可视化建造,集成化交付

3

12

35

8

3

4.9%

19.7%

57.4%

13.1%

4.9%

11

企业在实施中遇到的障碍因素

投资受益的不确定性

投入成本高昂

合同中缺少激励条款

需要大量的培训

缺乏BIM方面的人才

19

18

12

8

4

31.1%

29.5%

19.7%

13.1%

6.6%

12

企业现阶段最希望学习BIM技术的哪些内容?

理论知识

软件应用

项目实践

实施方法

其它

2

56

23

22

12

1.7%

48.7%

20%

19.1%

10.4%

13

未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企业会主动考虑将BIM技术在( )项目中使用

建筑物结构非常复杂的项目

资金非常充裕的项目

需要进行认证的项目

政府项目

其它

6

42

23

18

26

5.2%

36.5%

20%

15.7%

22.6%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对于BIM技术的应用有极大的需求,但因为投入大,对于应用效益不确定,所以在很多企业的项目上没有大范围普及。软件应用广联达软件最多;对BIM技术的需求大多集中在管线碰撞、深化设计方面。所以我们在培养员工时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也要以企业需要为依据,这为我们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供了非常扎实的依据。

2.学习国家关于推行“1+X”证书制度的有关文件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到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课题组成员将该方案反复学习,搜集相关解读资料,召开数次会议进行讨论,明确了课题要兼顾“1+X”证书制度和BIM技术相融合,和员工培养相融合。

3.进行理论研究

课题组基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深化学校公司产品改革方面的文件,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制定了“双导师”遴选、培训、考核制度。尤其是与公司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服务于建筑产品的建造者、运维者和使用者的信息化平台运营商,其立足建设工程领域,围绕工程项目的全生命期,提供以4MC(项目管理-PM、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管理-DM、移动应用-MA、云计算-CC)为独特优势的一流产品和服务,可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五)实践应用

1.教师积极参加与“1+X”(BIM)证书相关的各种线上线下培训,增加理论和实践知识。

为了深入研究此课题,课题组及建筑类专业的老师积极参加种线上线下培训。在2019年7月至今,课题组老师共参加线上线下培训计50余人次。主要内容为“1+X”证书制度的宣贯,BIM与装配式建筑的培训,BIM与工程造价的培训,以及BIM技能大赛培训等。开设的部门有廊坊市中科建筑产业化创新研究中心、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茗安控信息技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红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部门自己组织的集体培训。参加教师在培训中学习积极认真,均取得BIM团队证书。

2.开展BIM社团,员工和教师共同提高

在课题组成立之前,BIM设团已经成立,但活动开展较松散,每周只开设一次,由一名老师进行教授,员工人数也较少。从2019年9月起,为了使教师和员工共同提高,社团活动由每周一次改为每周二次,教师也改为轮值制。每次轮值二名老师。同时,通知各班班主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在2019年10月份时,社团人数由原来23名变为50名。教师的全心投入,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员工和老师的热情空前高涨,应用BIM技术的技能也迅速提高。

3.积极建设BIM实训室,增加软硬件设施

以前BIM实训内容是在计算机房每台电脑上只装了一个REVIT三维建模软件和广联达算量和计价软件,教师教授和员工学习也只能是三维建模,对于更进一步的BIM应用,仅限于理论和观看一些视频。为了深入研究“1+X”(BIM)证书与专业课的结合,课题组申请校领导,积极联系各软件公司,寻求软件支持。在校领导和二级学院的努力下,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机房电脑装上了BIMMAKE软件,BI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BIM5D软件,而品茗安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机房电脑上装上了品茗模板设计软件,品茗脚手架软件,这些软件,已经基本满足公司建筑类专业BIM技术的培训,书证融通和课程融通的开展也具备了补步条件。

4.课证融通实践

“1+X”(BI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其中中级有明确专业划分,具体分为: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类专业、结构工程类专业、建筑设备类专业、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初级证书主要面向中职阶段员工和高职阶段员工,中级证书主要面向高职阶段员工,而高级证书主要面向本科院校。

各等级考试考评内容均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初级与中级两者比例为2:8,高级两者比例为4:6。所有考试的时长均为180分钟。

表4 “1+X”(BIM)考评表


级别

初级

中级

高级

内容

理论知识

20%

20%

40%

专业技能

80%

80%

60%

具体内容见《“1+X”(BIM)初级考评大纲》(附录1)和《“1+X”(BIM)中级建设工程管理类考评大纲》(附录2)。

结合公司已开设专业,依据“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文件精神,确定公司针对“1+X”(BIM)初级证书和中级工程管理证书为融通对象,以学校试点班级为载体,依托工程造价专业部分专业课,探索专业课程“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

在课题在研期间,在19工程造价和20工程造价的两个班的部分课程中实践理论课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融通教学。

表5 与“技能证书”相关专业课程排课情况

技能等级

证书

与技能等级证书相关的专业课程

课程涉及的“技能证书”能力要求

开课学期

初级

建筑制图与识图

能识读点、线面、体的投影,手工绘制三面投影图、轴测图;识读并手工绘制简单建筑平、立、剖面图,创建简单的三维模型

建筑CAD

能识读建筑和构件的三面投影图、轴测图;CAD软件抄绘平、立、剖面图,掌握部分REVIT建模软件与CAD的共同操作方法

建筑构造

能识读建筑与装饰构造的做法、尺寸、并应用REVIT建模软件创建简单构件的三维模型

中级

建筑工程技术

能应用REVIT建模软件创建详图、创建族;能利用模板和脚手架软件对建筑工程进行模板和脚手架的设计并统计材料用量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要素,能应用BIM5D软件进行排砖、成本文件、进度文件的关联,提取资源曲线、进度曲线;

能利用施工现场面置软件进行施工现场的布置

建筑工程预算与清单报价

能利用广联达算量软件进行工程量提取,能利用计价软件进行计价

三、四

以《建筑构造》课程为例,课程融通方案如下:

表6 《建筑构造》课程整体设计

序号

单元名称

学时分配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1

建筑构造基本知识

6

6

0

2

单元1基础

10

6

4

3

单元2墙体

10

6

4

4

单元3楼地层

10

6

4

5

单元4饰面装修

10

6

4

6

单元5楼梯

12

8

4

7

单元6屋面板

12

8

4

8

单元7门窗

8

4

4

总课时


78

44

34

表7 《建筑构造》课程内容设计

单元

理论讲授

BIM模型分析

信息模型制作

单元1基础

基础部分基本概念

整体讲授

1.了解建筑技术设计

2.分析完整BIM模型

分项目讲授

1.解读各构造部分明确各部分作用;

2.讲授建模一般流程

3.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

完成指定建筑基础部分BIM模型制作

基础的细部构造

单元2墙体

墙体分类及承重方案墙体细部构造

完成指定内外墙BIM模型制作

轻质隔墙

墙体装修

单元3楼地层

楼、地层的设计要求,组成和构造方法

完成指定建筑楼、地层BIM模型制作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顶棚构造

地面构造

阳台、雨篷构造

单元4饰面装修

墙面装修构造

完成指定楼地面、屋面板的装饰装修设置及绘制

楼地面装修构造

顶棚装修

单元5楼梯

楼梯的基本概念

完成指定楼梯的BIM模型制作

楼梯的细部构造

楼梯的计算方法

电梯、扶梯、坡道

单元6屋面板

屋顶的设计要求、类型及构造方法

完成指定屋顶的BIM模型制作

平屋顶的排水组织方式及细部构造

坡屋顶的排水组织方式及细部构造

单元7门窗

门的类型及构造

完成指定门窗的BIM模型制作

窗的类型及构造

5.开展“1+X”(BIM)等级证书考试

公司自2019年6月“1+X”(BIM)证书试点和考点申办成功以来,积极组织员工参与“1+X”(BIM)证书考试工作。在备考过程中,充分与课题研究的内容相结合,进行专业课程以及BIM的融通教学。

6.参加行业大赛和省级技能大赛,以赛促教。

2020年10月,陕西省教育厅发文将于当年11月8日举办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BIM大赛。此次为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二次省级BIM大赛,公司积极报名参赛。备赛时,我们汲取了2018年参赛备赛的经验教训,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在进行软件的操作训练时,也贯穿建筑类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这也为我们日常的BIM与专业课融通教学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教师积累起了大量的BIM方面培训的技能和知识,对于员工的培养与“1+X”证书的融通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7.积极促进产教融合,实现三教改革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如果脱离了企业和岗位的需求,那职业教育就失败了。建筑业尤其如此。所以我部门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合办产业学院,既能让员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也能随时让企业的最新技术传授给员工,提高员工的综合技能。目前,已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品茗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产业学院协议。

8.与企业及毕业员工充分沟通,实现及时反馈

因为学校的老师身处象牙塔,虽有假期下企业的经历,但对于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最新政策了解不及时,所以与企业和毕业生的沟通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既能了解目前建筑业的BIM应用状况,决定员工的培养方向,验证教学的效果,也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同时,给每个老师分配任务,最少与从事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最少联系五次,了解员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新技术,企业对BIM人才的需求等。

9.开设微信公众号,以输出倒逼输入。

为了进一步掌握“1+X”(BIM)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有关国家政策、文件,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开设微信公众号,每天坚持搜集建筑行业信息及BIM建模考证方面的信息和文章。到目前,微信公众号已转发与此有关的文件300多篇。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

(一)制定出建筑类专业符合“1+X”证书制度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课题组人员的多方努力,搜集公司建筑类专业历年毕业生的实习及工作岗位、薪资、发展潜力等各方面数据,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现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优点与不足,通过借鉴、学习、深入调查、专业试点等方式,探索符合“1+X”(BIM)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法,制定出了符合“1+X”(BIM)证书制度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前期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庞杂,实践性较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调整,不断进行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结合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就业市场为前提,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各方面。

(1)与建筑行业对应届毕业生需求存在差距。

通过对毕业生所在的建筑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具体分析,归纳总结当前建筑行业对应届造价专业毕业生素质需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二是艰苦朴素的精神比较欠缺,三是心理脆弱,受不了委屈,四是专业知识不全面。这并不是工程造价专业独有的现象,而是年轻一代的普遍现象。但因为建筑行业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内容庞杂,打交道的人群种类比较多,所以这些现象表现得尤其突出。

(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延续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和满堂灌的模式,缺乏师生的互动交流,教学方法单一,不以员工为中心,在授课过程中,员工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教学效果不明显,不利于培养员工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极大地抑制了员工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缺乏严密的可操作指标。

包括工程造价专业在内的大多数专业课,在授课过程中,内容偏重传统理论知识的讲解,虽有结合实际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但实践操作占比较少,抑制“知识—能力”的快速转化,员工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未能激发员工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4)团队匮乏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偏离方向。

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有关,公司工程造价专业教师虽全部为硕士研究生,但大多是毕业后直接走向讲台的应届毕业生,普遍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专业实践能力总体不高,近两年来,虽有多位教师假期进企业锻炼,但时间过短,未能积累起完整的工程案例。在部分课程授课过程中,虽采用了案例式教学,但没能紧密结合工程实例,缺乏结合实际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和工程实际脱节,员工无法体验工程项目实际过程,不利于员工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在制定“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就有了更为明确的针对性。

2.后期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变化

(1)首先,把制定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规格,融入“X”课程内容,以适应建筑行业需求,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方针。

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和知名院校进行调研,考虑工程招投标方式的变化,参考就业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全新要求,结合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融入X课程内容,制定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2+1”模式和“够用、必需”的原则,以实践教学为导向,推进分阶段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尝试多样化考核模式,注重培养员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校期间课程增加实训学时,如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预算与清单报价等课程,实训内容与理论内容相对应,课程结束后提交实训报告。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提升创新性,企业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经验交流。毕业设计选题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以项目导向式教学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项目+团队”的创新实践模式,从课程实训到企业实习再到毕业设计,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启迪传新思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思如图3所示。

图3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思

(2)完善人才“1+X”模式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充分认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素质培养,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是:

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把握能力、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

科学文化素质: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务实性、创新能力;

心理素质: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有毅力、有信心,胸襟开阔、豁达大度、心态积极乐观,能够正确评价自我,具有一定的心理调试能力;

专业素质:对专业知识具有合理的结构体系,能识读建筑施工图纸,能进行工程量计算,能进行清单和定额计价,掌握CAD制图软件、广联达软件,熟悉定额的编制原理与方法等;

在具备了基本的素质,才可能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课题组成员研究,在创建创新能力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员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景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所以要求教师在教授中要设计一定比例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情境,激发员工的内驱力。

二是鼓励员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员工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受困于学校的一些制度和以往的习惯,注重课堂纪律等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但往往这些因素影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增加师生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才可以达到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同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三是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是不可能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的,所以一定要在教学中多多设置开放性的题目。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让大多数员工能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员工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一定要给员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

四是尊重员工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每个员工都是不同的,而消极的评价将影响员工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员工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员工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创新教学目标、创新考核方式,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3)优化团队队伍结构,建立了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

从2019年开始,我部门引进教师逐渐倾向于有企业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能根据工程实际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使教学内容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同时,课题组成员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过程中,缩减陈旧过时课程学时,增设综合性课程,并要求教师进行项目化教学,在多门课程中引用公司机电大楼工程案例,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这样能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促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二)构建了“1+X”(BIM)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课证融通体系是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公司对标“X”证书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并将它们融入专业课程,做到紧密结合、有机衔接。

1.确定融通X证书的三类专业课程

将“X”证书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首先要厘清“X”证书与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好重构专业课证体系这项工作。

与“X”证书挂钩的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类,“X”证书基础性课程、“X”证书嵌入型课程和“X”证书并行性课程,融通X证书后,这三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以往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X”证书基础性课程。“X”证书基础性课程是指“X”证书考核内容的前导课程。这些课程需要置于“X”证书嵌入型课程、并行性课程和“X”证书专项培训之前,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上半学期。员工只有充分理解了“X”证书基础性课程的知识点,才能顺利地进行有关于“X”证书的下一步学习。

这些课程应在以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展示“X”证书中所涉及的理念、软件和平台等,做好铺垫工作,让员工自然地接受“X”证书考核的专业范围,快速地进入专业技能的学习状态。工程造价专业中“1+X”(BIM)证书的基础性课程包括:“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构造”“AUTOCAD”“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以“建筑构造”为例,以往教学内容建筑构件的形状、尺寸、性能的认识等。作为BIM证书的基础性课程,教师在构件图纸与BIM模型对应起来,一方面帮助员工建立空间立体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员工熟悉BIM模型的界面,为后续BIM建模(“X”证书初级职业技能)做铺垫。

(2)“X”证书嵌入型课程。“X”证书嵌入型课程是指包含“X”证书考核内容的课程。这些课程需要在相关证书考核前较短时间内开设,我们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员工需要对这些课程中的部分模块有较深的印象,否则很难在X相关证书中灵活运用。这些课程应在以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安排了充足的融合X证书内容的实训学时,让员工在一段较为集中的时间内得到很好的强化训练和技能巩固。工程造价专业中“1+X”(BIM)证书的嵌入型课程包括:“建筑工程BIM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识读”、“BIM施工组织设计”、“BIM工程项目管理”等。“安装工程识图”课程中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给排水工程和电气工程的图纸的识读。根据“1+X”(BIM)证书中级考证要求,需要对管道进行碰撞检查,在该课程中加入Magicad for Revit或品茗HIBIM平台的操作指导,并强化这一部分的实操练习。

(3)“X”证书并行性课程。“X”证书并行性课程是指与X证书考证培训同步进行的课证。这类课程是围绕某一个“X”证书专门开设的,可以替代或基本替代考证培训的课程。学习这类课程后,员工可以直接参加考证,也可经过较短时间培训参加考证。以“BIM实训(Revit)”为例,这是一门工程造价专业的新开课,首先,公司对这门课的任课老师进行了完整的培训,让教师有能力承担起这门课的教学。其次,课程内容即考证内容的系统化,教师根据“1+X”(BIM)初级证书的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最后,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了一些考证技巧、考证规范和考证诚信教育等。2021年6月27日有一次“1+X”(BIM)初级和中级考试,公司在考试前安排两周BIM实训课,所以实训课就按考证的要求进行了培训,既完成了正常教学计划,也完成了员工的考证计划。

2.建立了融通X证书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开发要依据上文分析的“X”证书基础性课程、“X”证书嵌入型课程和“X”证书并行性课程这三类课程,相对应地增加融通“X”证书的课时。同时合理增加融通“X”证书的实训课时,以保证员工得到充分的实操演练。目前公司基于高职院校员工的基础,结合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员工在大一阶段的课程主要围绕识图与建模展开。

从大二开始加入建筑工程预算与清单报价、施工组织与管理、和招投标等方面的学习,到大三毕业设计、毕业实习阶段开始接触完整项目、进行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和项目管理工作。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融通体系可参照表8进行建设,适当提高BIM技术相关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占比,增加BIM系列课程中融通“X”证书的实训课时,强化课程中与“1+X”(BIM)考证内容衔接部分,提高员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

表8 融通“X”证书课程一览表

类型

专业课程名称

基准学时

学时结构

教学计划融合1+X标准模块数

实训课时融合1+X标准课时数

实训单元对应1+X相应模块数

理论

实践

专业基础课

建筑制图与识图

78

62

16

4

16

4

建筑CAD

52

10

42

8

10

5

建筑构造

78

44

34

7

34

7

专业核心课程

建筑工程技术

78

54

24

4

24

4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52

42

10

3

10

3

建筑工程预算与清单报价

130

98

32

6

32

6

拓展课程

BIM实训

52

0

52

11

52

11

项目管理实训

52

0

52

4

10

4

通过与“X”证书的融通,使员工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度融合,拓宽员工就业渠道。

3.强化技能训练,打造融通“X”证书的系列核心课

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单向传授、员工单向接受知识技能为主,不利于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既不能体现出BIM技术协作合作、信息共享的精神,也不利于对员工终身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为了培养满足时代要求的BIM型人才,强化技能训练,打造工程造价以及建筑类专业内融通“X”证书的核心课体系势在必行。课题组结合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教学经验以及自身思考,结合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打造“以员工为中心”的核心课的具体实践,总结出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中教学组织如何让学习行为变得更主动,培养员工协同合作、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的方法和经验。

课前任务—有效引导

课前相当于是教师课堂表演的后台,核心课的打造正是一个经由后台的充分准备在前台展示的过程。只有在课前进行了充分、有效的铺垫和引导,才能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课前任务的布置决定了员工与课程的黏合度,形式多样、与真实工程项目挂钩或与“X”证书考核内容相关的课前任务,会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探究欲。融通“1+X”(BIM)证书的课程离不开BIM的支撑软件,教师课前除了向员工推送课堂任务,还可以适当推送软件操作视频、软件操作问答小贴士等,以消除员工畏惧复杂软件的心理,同时增加课程互动性。

课中学习—有机组织

核心课的课堂应该充分体现员工为主,给予员工更多的空间。实训室软硬件设施保障的前提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该以员工为中心,关注员工的诉求,以“X”证书要求为导向,以实际BIM工程案例为驱动,适当提升课程挑战度,合理运用在线学习平台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合理划分任务小组,充分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并引导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协作配合,例如通过二人一组,互相协作的模式,一台电脑屏幕展示BIM模型,另一台电脑展示二维图纸,二台电脑互相对应。教师除了组织课堂以外,应观察学习过程中每个员工的喜好、状态,及时修改、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

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员工完成任务的同时,还应穿插职业道德教育、信息安全教育,强调真实工程项目中,BIM模型的安全管理、工程中的安全管理等内容,培养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

课后拓展—有序互动

课后拓展同样决定员工与课程的黏合度,并能强化员工学习的获得感,增加核心课的延续性。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微信软文推送等方式进一步向员工推送专业前沿的技能知识,拓展课程深度;还可以推送复习视频到课程平台上,供员工反复观看,确保每个员工跟上进度,员工可以提出问题、参与互动。学有余力的员工可以参加BIM兴趣小组、竞赛社团,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高阶BIM知识技能,如课堂上学习了BIM建模软件Revit中的建筑部分后可以进一步学习结构部分。最后,员工登录平台完成自评,教师完成基于员工能力和综合素养养成的全过程多元教学评价。员工查看自己的评价结果和教师反馈,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

(三)探索出一条公司“1+X”(BIM)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

1.理清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考证关系,打下融通基础

“1”(学历教育证书)与“X”(职业技能证书)的侧重点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学历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培养,以及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为员工能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职业技能培训是学历教育的拓展和补充,更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新技术的强化培训。学历教育的属性决定了专业课程的教育比重应大于职业技能考证培训的比重,但是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有重叠的教学内容,所以相关课程的教学标准内应加入职业技能模块,使日常专业课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评认证深度融合。

2.以“技能证书”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

为了将“技能证书”考核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互对接,实现“课证融通”,就需要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1+X”证书制度下培养的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专业课程结构应当是多进程、复合化,课程内容应当是梯度化有层次的。在专业课程安排上,与“技能证书”相关的专业课程前后衔接要与“技能证书”考核标准对接,授课学期安排需紧凑,实现阶梯式培养,教学内容能紧密结合的课程,可安排在同学期授课。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依据“技能证书”等级标准分析职业技能要求,明确涉及的知识技能点,将现有课程进行重新组合,避免不同课程之间相重合的教学内容在同一学期重复设置。

3.以“技能证书”标准为目标,细化课程互通

“1+X”证书并不要求相关专业再另制定一套课程体系,而是要将考证的知识技能有机地融入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中。与“技能证书”相关的专业课程是由多名专业课教师承担授课任务的,如果课程安排在不同学期,授课教师不能及时互相沟通教学内容,就容易造成教学环节脱节或内容重复,与“技能证书”考核内容结合不密切等情况。所以,相关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应成立“职业技能考证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及时沟通各课程授课情况及员工学习效果,也可以要求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相互协作、联合授课,实现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和技能点能融会贯通。例如初级证的建模考核内容包含了墙、梁、板、柱及族的创建等,而这些知识点主要在《建筑构造》课中进行教学,但仅限模型创建,所以相关BIM实训课程也可以同步加入该教学内容。在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可同时邀请多名任课教师参与授课指导,巩固强化“技能证书”考核的知识与技能点。技能证书加强了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就像建筑行业不同专业工程之间需要进行交接检查一样,所以与技能证书对标度高的专业课程可以组建“课程群”,为“课证融通”服务。

4.以“技能证书”考核为基础,优化教学方法

在强化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不断贯彻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所以要精简提炼知识点,采用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开发出适合课程学习的配套图纸,结合“技能证书”考核标准制定工作任务。同时融合课程资源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在线课程,优化教学设计,满足员工个性化的学习,可随时查漏补缺,提升员工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资源平台可以共享多门相关课程,也能随时扩充教学资源,例如工程图纸、制图规范、练习题等,有效进行技能证书考核模块的补充。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聘请了一些校外专家进行联合授课,校外专家可以将实际工程案例及操作经验带入课堂,而我们的学校专业课教师将“技能证书”各模块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与企业项目案例结合起来,实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5.以“技能证书”考核为路径,创新评价体系

虽然“1+X”证书有独立的考核标准体系,但职业院校作为考证主体,可以通过创新评价体系使专业课程与“1+X”证书对接。“技能证书”考核内容综合性强,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包含了多门专业课程内容,这些课程既独立又相互交融,公司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情况,建立一套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包含相关专业课程的核心知识技能,还能整合“技能证书”的综合要求。同时开展“1+X”证书与专业教学评价试点工作,将“技能证书”和相关专业课成绩挂钩,即如果通过了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取得了“技能证书”,就可以申请免试某些相关专业课程,从而使员工有充足时间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或完成其他“X”证书考试。这样既能使员工完成学校安排课程的学习,获得专业课程学分,又能鼓励员工主动参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我们对于取得了“1+X”(BIM)证书的同学,BIM实训课一律考核为优秀。

6.以“技能证书”培训为抓手,强化团队队伍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学校教师既是专业教育的授课者,又是技能考证的培训师。要求教师不仅能深入研究“技能证书”考核标准,做好“课证融通”整体教学设计,还要学习先进理念,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需求。而现如今不论是新进教师还是资深教师,多数都缺乏实践经验,或教学内容受限于教材、或教学模式传统单调、或新技术实践经验不足。所以要以“技能证书”考证工作为契机,从根本上强化教师自身专业综合技能,为之赋能,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需要积极参与相关教学培训,考取相关专业技能证书。公司采取专业教师前往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的方式,根据“技能证书”考核标准具体要求,不断学习、更新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加强相关课程的互通学习,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一师多技”,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7.以“技能证书”落实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

“1+X”证书的取得,不仅代表了员工的学历水平,也代表了员工从事职业岗位的能力,从本质上也体现出了产教育人的结果。公司以“1+X”技能考证为契机,与企业密切合作,为公司与企业之间双向流动筑建平台,引入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联合授课、开发校本教材,使课程标准、企业标准和职业技能证书标准有效统一。在“技能证书”的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互相融合的前提下,与企业专家共同商讨,制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内容和专业技能要求。公司邀请企业专家入驻课堂教学,将行业新工艺、新技术带入课堂,建立深度产教融合、紧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使“1+X”证书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文化。

职业教育发展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推进“三教”改革是提升职教发展质量的内在需要,1+X证书制度则是推进改革的有效手段。因此,唯有不断完善该项制度,“三教”改革才能实现预期成效。

(四)发表论文二篇

课题在研期间,课题组成员发表与课题相关的论文二篇。一篇为《浅谈BIM技术与土木建筑类专业课程的融通》,发表于《科技风》杂志2021年7月刊,一篇为《基于“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的《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改革探索》,发表于《科技风》杂志2021年5月刊。(见附录6、附录7)

(五)间接成果

1.为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提供助力

2019年和2020年公司老师参加省教学能力大赛 ,均运用到了BIM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通。2019年的参赛课程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应用BIM5D软件与专业课的融通,取得了较好效果,大赛获三等奖;2020年参赛课程为《建筑构造》,采取REVIT建模软件与建筑构件的建模结合的方法,形象展示构件的三维立体,让员工能迅速理解构件的各种性状。大赛也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见附录10)

2.为员工参加BIM类技能大赛打下良好基础

因为日常将BIM教学融入专业课,员工对于BIM技术的了解较多,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比较积极。在2020年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术赛项中,员工获得二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全国第一届技能大赛陕西选拔赛建筑信息模型(BIM)赛项中,获得三等奖二个。(见附录11)

3.员工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

因为专业课中融入了BIM课程,员工的空间想象力显著提高,识图能力也迅速提升。工程造价专业的很多员工,看到图纸再也不是无处下手,对照着三维模型,能很快厘清图纸的相互对应关系,计算工程量也显得不那么难了。在2019届的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中,只有约20%的员工从事工程造价岗位,在2020届已达40%的员工从事工程造价岗位,21届更是达到了50%。部分员工更是直接从事BIM建模工作。从员工的所反馈情况来看,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一致得到了单位领导的好评。

4.为其他专业开展1+X证书制度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公司建筑类专业还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等专业,在这些专业中也是要开展1+X证书制度,也要与BIM 证书进行融通,同时,随着1+X证书的这个“X”证书种类越来越多,更多的其他专业也将进行书证融通和课证融通的教学,而我们这个课题研究所积累的经验教训、课证融通和书证融通方面的各种资料、教学资源,无疑为其他专业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5.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公司有扩招员工近3600人,其中建筑类扩招员工800人。扩招员工都是在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课题在研期间,为扩招员工假期安排线下培训时,我们将线下培训内容安排为BIM建模培训。有很多员工向单位请假来校学习,有的还从外地赶回来参加培训,学习非常认真。这些学员平均年龄均在35岁以上。2020年暑假培训学员50人,2021年培训员工85人。暑假培训这些在职人员,不但扩大了公司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影响力,更对建筑行业BIM技术的推广及普及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最主要的作用是扩招员工通过来校参加BIM线下培训,使自己从对BIM一无所知,成为一个紧跟建筑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因为有毕业生从事BIM建模工作,在单位表现良好,所以已经有部分企业对公司的BIM人才培养有了一定的信任度,现在每逢毕业季,总有企业的人事经理咨询,是否有符合要求的毕业生,他们可以提供BIM建模的实习岗位。比如位于西安凤城十路的融科匠业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我们学院已连续二年为其推荐员工。

八、课题研究的结论

(一)“1+X”(BIM)书证融通和“课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系统设计

“1+X”证书试点工作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深入行业和企业,充分调研相关工作岗位群,精准分析岗位任务的知识、技能及素质要求,以及行业企业专家对完成工作任务的意见建议,坚持产业导向,才能精准掌握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发展要求。在课题研究期间,公司坚持以“1+X”为牵引,打破原有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优化形成“专业核心课程+“X”模块化课程”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与“1+X”证书内容相互融合、互通和内化,实现“课证融通”。而如果没有一个系统设计,单凭某门课程,某个老师,某个点子,某个时间段,是无法完成如此庞杂的工作的。所以,从上到下,从始到终,从点到面,从理论到实践,是制定符合当前需要的,可操作性强的“1+X”书证融通和“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1+X”(BIM)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制度保障,建立校企多元协同联动机制

集团、企业以及评价组织等机械,开展紧密合作,是落实好“1+X”证书制度的首要任务,也是关键任务。“三教”改革要真正落到实处、深处,产教融合是基础,也是关键着力点。在课题在研期间,公司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课题研究终有期限,能否让某些有效措施一直保持,就需要制度的保障。因为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存在企业用人量分散,岗位种类多而每个岗位需要的员工数量却很少等问题,创建产业学院本就不容易,创办成的产业学院也往往半途夭折。所以制度保障更显得尤其重要。

(三)“1+X”(BIM)人才培养需要赋能教师,组建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实现课堂革命

基于目标整体性、培养实效性和技能互补性的原则,基于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培育、优化教学团队梯队结构、强化团队成员协同意识,形成“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结构化团队团队构建的良性机制。第一,校企协同,合育结构化发展研究教学创新团队。探索专任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轮训制度、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制度、建立企业大师工作室等举措,补齐专兼职教师的能力短板,促进专兼职教师在专业建设、教材开发、技术革新、项目服务等方面协同。第二,标准引领,实施双师分级培养认定。以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为重点,构建高级、中级和初级“双师型”培养与认定考核体系,校企联合开发“双师”技能考核标准。放宽招聘教师学历门槛,打通高级技师、省级首席技师等特殊高技能人才的引进通道,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良性梯队,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四)“1+X”(BIM)人才培养需要激活教法,打造X证书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

探索模块化教学改革,搭建智慧学习平台,构建以员工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新模式。其一,推进课堂革命,实现教法改革。推行基于企业课堂、共享型实训基地为核心的校园课堂、“互联网+VR”线上虚拟工厂课堂的“三课堂”教学环境,突破原有学习空间与时段的限制,促进技术技能培训与专业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聚焦每名员工实训操作技能培养,以成果为导向开展教法改革,构建“模块化+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其二,搭建平台,构建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遵循“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聚焦“资源推送—学习轨迹—评价反馈”学习循环,构建智慧化的教学效果评价系统,记录员工学习状态、学业水平数据、实训实习过程,实现对员工课业的客观评价和个性化培养,促进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提升。

(五)“1+X”(BIM)人才培养需要文化融入,打造专业特色文化品牌

将文化育人融入“1+X”证书试点工作中,打造专业特色文化育人品牌。一是聚焦课堂主阵地,打造教师“心在教学、心在课堂”的“决战课堂”文化;二是聚焦工匠精神培养,提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品质为先、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打造“精技之路”文化;三是聚焦反哺社会,在面向本校员工开展培训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实训资源,开展高质量的社会培训,打造“终身学习”。

九、课题的创新点

(一)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与BIM技术进行课程融通时,采用项目法教学,各任课老师均以公司机电大楼的蓝图为共同的授课资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专业课程和BIM融通课程的讲授,同时,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采用工程化的教学方法,使员工充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开设BIM基础课程,用专项训练的方式重构符合1+X 证书制度下BIM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本学期要进行的1+X(BIM)考试的级别和专业方向,进行专项训练。任课老师也随着考证内容的不同而改变其融通内容。

(三)探索建筑类专业课程“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时,时刻围绕技能证书进行研究和实践。本课题的研究中,“1+X”中的“1”为工程造价毕业证书,而“X”为BIM证书,所以既要让员工充分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的技能,也掌握BIM基本技能,拿到毕业证书时同时获得BIM证书。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将BIM证书的考试内容穿插于融通课程中,使员工对于考取BIM证书有充分的准备和信心。

十、课题的推广应用

课题立足解决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与研究所面临的问题,面向宝鸡乃至陕西建筑业发展需求,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陕西高等学校团队建设发展规划》和《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依托本课题的研究指导,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完成了工程造价专业书证融通的教学实践,并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进行了部分课程的融通,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一步将在铁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土木工程类专业推广应用。如果经过几轮的试验,验证了其确切的效果,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十一、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验证了“1+X”证书与专业人才培养并行的重要性,并探寻出了“1+X”证书制度与工程造价人材培养、课证融通的诸多有效策略。员工的兴趣更加浓厚,员工的综合技能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持续发展后劲十足,相关习惯得到培养。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1+X证书制度下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因为高职院校的员工生源多样化,员工的文化课基础、心理素质以及学习习惯等各方面参差不齐,在本课题的研究生实践中,很多同学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同学原地踏步,所以对于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及综合技能的培养需要在课证融通和书证融通方面,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细化,教学方法需要更丰富。我们对员工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法学法的探究不能因为课题的结题而结束,应该继续努力。

后续我们将专门针对于那些文化课基础差的员工在1+X证书制度下,如何能最大限度的开发他们的潜力,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进而适应社会等方面开展研究,通过调查问卷,任课老师课堂的观察,班主任平时的观察以及谈心,同学的反馈等渠道,充分了解这些员工,再研究如何针对这些员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但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更多的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也需要一个制度上的保障和学校各方面的支持。

(二)1+X证书制度下团队队伍有待于进一步结构优化

“1+X”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由谁来教是该工作推进的首要问题。“技能证书”涉及多门专业课程,若要细化考核内容、整合相关课程,实现“课证融通”,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的专业课教师,理论研究型教师居多,科研能力强,但大多无工程背景,培养员工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欠缺。外聘的企业教师虽有工程实践的背景,但缺乏系统的教学经验,也难以将企业实践经验带入课堂。所以在贯彻“1+X”职业技能培训中,在实践课证融通和书证融通的这一套制度中,如何整合教团队源,和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也是一个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后续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是如何将有工程背景的教师和无工程背景的教师,以及有系统教学经验和系统教学经验缺乏的教师如何组合进行教学,在1+X证书制度下,发挥他们所长,弥补各自短板,将1+X证书制度能更有效地执行下去,能更好地培养新时代下的建筑行业复合型人才。

(三)1+X证书制度下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不够匹配

为了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逐步达到预期效果,院校在实训室管理、软硬件设备管理等各方面提供了切实的资金和制度保障。但是,仍存在有的软件面临升级,有的软件将过有效期,教师对于融通的内容和知识有盲点、员工的学习进度与计划课时不匹配、员工想课余学习,线上资源虽多但不系统,而且适用性不强等问题。这也就对我们考核课证融通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然,也就对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需要升级和购买的软件,我们可以再申请学校支持,但对于没有更多的融通课时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应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初步的设想,我觉得应该在各课程的融通实践中,准确记录全班三分之二以上的员工完成每个模块的融通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形成一手资料,然后在制定融通方案的过程中可以相对准确地确定融通的课时量,以及对于理论课的取舍。但这个问题,也需要一个比较多的老师和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这样的一手数据,所以也有待于我们后续的研究。

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提醒我们,对该课题的研究不能随着课题结题而结束,“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不可能结束的命题。人才培养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需要保持一种终身学习的精神,不断重塑自己,不断探索更好更适合员工特点的培养模式。

十二、参考文献

[1]李童.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03):27-28.

[2]万小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1):175-176.

[3]李秀,陈蕾,陈宏伟 .“1+X”证书制度下试点专业“课证融通”课程建设[J].山西建筑,2020,46(16):171-172+193.

[4]王冲.“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工程管理专业实1+X证书制度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3(04):29-32.

[5]禹跃昆.首批国家职教改革“1+X”证书颁发[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11):30.

[6]胡万山,周海涛.提升高校教师“金课”建设效能[J].现代大学教育,2019(6):31-35.

[7]张梦琪,李晓虹.BIM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价值工程,2018,37(06):212-213.

[8]吴凌壹,丁志坤,隋莉莉,王家远.建筑BIM实验室的建设与实践教学实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2):194-197.

[9]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9-11.

[10]袁明慧,武永峰,年立辉.“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BIM课程改革探索Ⅱ]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7):170-172.

[11]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43.

[12]李志鸿,邹复民.“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团队建设路径探析—以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例[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7,11(5):486-490.

[13]陶秋香,涂继亮,舒建文.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技术类专业员工创新素质提升路径[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8,20(1):97-107.

[14]李静,王鹏,吕东琪,蒋嘉薇,刘国伟,马顺颖.BIM技术在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18-22.

[15]王威威,陈永锋.基于云模型的BIM项目质量协同管理绩效评价[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40(01):86-90.

[16]李锦华,张增召.BIM在PPP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32(01):109-114.

[17]付欢,史健勇,王凯.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J].建筑与管理学报,2018,35(01):138-145.

[18]王天伟,李向东.建筑施工企业BIM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6):48-53.

[19]李宏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1):1-4.

[20]欧阳业伟.基于BIM的装饰工程量计算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04):40-44.

[21]马智亮,蔡诗瑶.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智能化[J].施工技术,2018,47(06):70-72+83.

[22]陈军,郭显锋,胡绕,吴锋.基于BIM技术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及其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8,15(03):313-320.

[23]王婷,曾凡奎,汤杰.BIM和RFID在满堂支撑架工程安全控制点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16(03):66-72.

[24]祝连波,李鑫,黄一雷.我国大型施工企业BIM技术发展模式研究--基于SWOT分析[J].建筑经济,2018,39(06):78-82.

[25]武艳丽,王博铭,赵鹏,梁征,郭庆娜,张文韬.基于BIM的区域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建筑技术,2018,49(05):465-468.

[26]彭书凝.BIM+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8,47(10):20-23+60.

[27]吴磊,王群.基于VR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发展[J].混凝土世界,2018(08):29-33+28.

[28]马辉,王素贞,黄梦娇.BIM情境下利益相关者风险分担影响因素[J].建筑与管理学报,2018,35(04):46-51+57.

[29]庞玲,岳现瑞,谭丽丽.中职工程造价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0(1).

[30]张立茂,吴贤国,张凯南,等.基于BIM5D的工程造价精细管理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8,47(4):1034-1039.

[31]程永志,马强,张磊刚.无人机倾斜摄影辅助BIM+GIS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8,47(17):1-5+17.

[32]李筱涵,陆芊羽,温帅鑫,郭鹏,郑桂峰.浅谈BIM技术在国内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8,48(S1):653-657.

[33]任志涛,郭林林,郝文静.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集成管理模型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09):27-30.

[34]吕淑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增量成本管理中的BIM技术应用[J].混凝土,2018(08):125-128.

[35]石焱.基于BIM的项目实施阶段造价管理模式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32(04):149-153.

[36]]李云贵,邱奎宁,刘金樱.我国BIM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J].江苏建筑,2018(04):6-9.

[37]李冬梅.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钢结构,2018,33(09):122-126.

[38]周冀伟.BIM技术应用于房建工程计量中的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39]蔡九丞.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8(36):85.

[40]何天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14.

[41]林炜堃.BIM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8(06):46-47.

[42]李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05-106.

[43]陶方红.针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江西建材,2017(13):147-149.

[44]杨立群.浅析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6(21):106-108.

[45]袁治军.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研究[J/OL].交通世界,2019(26):137-138.

[46]柳飞.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8(18):30-30.

[47]赵菲菲李勇萍,孙强.基于BIM技术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1):68-69.

[48]金春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564(03):213-214.

[49]田淑艳.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8):147-148


扫描手机阅览/分享
陕西省教育厅 | 教务处 | 网上办事大厅 | 智慧职教云平台 | 工学云 | 思政学习平台 | 扩招学习平台 | VR看校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宝福路56号 联系电话:0917-3633825 招生咨询电话:3328888/3633887/3633889

Copyright© 中国·3044am永利集团-www.3044no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6007315号-2